记者亲历临安“6·23”山洪抢险救灾:一个都没有少
“太好了,失联的10个人,全部找到了!一个都没有少!”6月24日上午7时,在临安昌化镇的大山里,经过彻夜搜寻,此前因通讯中断而失联的村民和外来伐木工,终于确认找到,且安然无恙。
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累了一晚上,在后葛村村委会的楼道口,救援队队员在地上垫几张报纸,躺倒就睡着了。12小时不间断搜救,疲惫早已写满面庞,但这样的好结果,让他们睡得特别安稳。
6月23日16时至18时,受短时强对流天气影响,临安市境内普降大雨,昌化镇、太阳镇一带出现局部暴雨并导致小流域山洪暴发。截至6月24日8时,当地倒塌房屋91间,初步统计造成直接经济总损失1.8亿余元。3997多位村民被紧急转移至安全地带。
在昌化镇联盟村,一位70多岁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么大的山洪,他这辈子头一次见,“可以说是百年不遇,屋子里的水齐腰身”。
山洪突然暴发的威力,不可想象,但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多个村庄遭遇洪灾,却无一人伤亡。无疑,临安在“6·23”洪灾中,不仅没有被洪水冲垮,反而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23日晚9时,记者抵达临安时,就听说洪灾发生后,乡村两级干部第一时间越过重重障碍,进村入户查看百姓安危,及时转移危房群众。也就是此时,他们得知,后葛村有位骑摩托车回家的村民不见了,良源电站的两名值班人员还没有出来,7名伐木工不知所踪。
24日凌晨1时许,记者来到后葛村村委会附近,看到大约30余人仍驻守在此。“前面过不去,道路被冲毁了。刚刚我们用皮艇加绳索,渡过被冲毁路段,去良源自然村搜救。”昌化镇人武部副部长杨家坪告诉记者,在良源自然村内的搜救人员还有70人左右,大家都是徒步进去,逐家逐户进行确认。
当时的后葛村,已经断水断电断路断通讯,透过停在边上的汽车灯光,从驻守工作人员的制服得知,这支队伍里有公安、消防、城管、民兵预备役、镇村干部等。
凌晨3时40分,记者跟随救援队到昌化镇后葛村村委会集结。“等天亮到能够看见脚下的路了,我们就出发。”昌化镇党委副书记陶国英告诉记者。
4时30分,天开始亮了,刚能看清脚下的路,救援队就兵分两路,分别向二村自然村和良源自然村进发,去搜救失联人员。
昌化镇后葛村党总支委员周亚军也跟着救援队出发了。这是洪灾发生后,他第三次参与救援。此前,23日下午5时30分,收到洪灾预警后,他赶紧跑到后葛新村,通知村民做好准备。他将靠近防洪堤旁住房内的村民及时向高处转移。50多户村民在危险到来之前安全撤离低洼地。
第二次救援,是当晚6时30分许,大水开始退去,周亚军带着一支队伍前往良源自然村,一家一户探访,确认村民状态。从良源自然村返回已是午夜12时,他又马不停蹄前往二村自然村,参与搜救失联人员。
24日5时35分,昌化镇人武部部长徐延坤给搜救工作打了一剂强心剂,通讯中断的7名伐木工被找到,并已护送下山至安全地带。
6时30分,后葛村屋山组组长王亚军带来许金平平安的消息。原来,在山洪暴发时,许金平弃摩托车跑上山,在洪水退去后回到自己家中。他还让其妹夫打电话给王亚军,向镇里报平安。
上午7时,昌化镇人大主席叶浩然带来好消息,良源电站内通讯中断的两名电站值班人员被找到。
至此,10人全部找到,让搜寻人员彻夜心焦牵挂的问题,终于过去了。
太阳镇,同样受灾严重。在该镇武村,78岁高龄的吴汤生老夫妻在村干部的再三规劝下,终于离开了三间土木结构的进水老房子。就当他们走到离老房子30米远的地方,听到背后传来一阵轰隆声。只见顷刻间老房子就被山水冲坍。
党员干部带头走在前面,是记者在这次临安洪灾现场感受很深的一点。从23日晚临安市委书记走进昌化镇后葛村灾区前线指挥,到各自然村领导班子整夜守在灾区前线、通宵摸排下辖村民情况,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良好的先锋表率作用。
截至6月24日12时,临安当地共组织消防、公安、武警、国土、交通、供电、通信等专业救灾力量210余人,民兵预备役230人。镇村两级干部和受灾群众已全面投入灾后自救中。(见习记者 唐骏垚 市委报道组 张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