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白沙村:旖旎风光孕育生态致富路
曾经伐木卖柴毁了林子被大自然报复
如今种树护绿“生态生产生活”共赢
村在景中。
“房前,溪水叮咚;屋后,绿树成荫”——这是杭州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最真实的写照。你知道靠卖“风景”,白沙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多少吗?5万!说起来好像不多,但你知道吗,上世纪90年代初,白沙村人险些背井离乡到外讨生活。
从曾经的穷山恶水摧毁生存环境,到现在的旖旎风光孕育致富经,让白沙村人清楚了一个道理:绿水青山就是家门口的金山银山。
伐木卖柴
曾是村民唯一的生存方式
白沙村的地理环境很简单——“两山隔一沟”。两山,指的是村中南、北朝向的两座山;一沟,指的是贯穿全村的西坑溪。两座山的间距最宽处也不过200米,哪怕在山脚空地上搭一间茅屋都会显得挤,更别说开辟耕作的田地了。当时,伐木卖柴,是村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存方式。
1983年,白沙村“分山到户”,这意味着村民有了经营山林的自主权。
村民吕建忠说,当时,20岁的他已是家中的壮劳力,“分山到户”的消息让他欣喜若狂,“以前吃大锅饭,现在自家有了山,砍得越多赚得就会越多。”
和吕建忠一样,这样的念头在白沙村迅速蔓延开来。
村子共有山林4万余亩,吕建忠一家6口分到一块面积约为300亩的林子。“杉树、松树、金钱松……不仅树木品种多,长了千年的树都有。”吕建忠比划着说,不少上了年岁的古树,四五个成年人合抱都不一定圈得起来。
此后,白沙村有了一条木材产业链:山脚,随处可见运输木材的卡车和木材加工厂;山腰,砍伐大队手起刀落;再往上,有炭窑把无法背运的巨木烧成木炭。
砍树、卖炭、制木器、捣木粉…… 对于白沙村的山林来说,往昔的“樵夫”,变成了环境的“刽子手”。
据统计,到1987年,白沙村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91.9%跌到60.4%,但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814元。从1980年开始算,村民的收入7年只增长了214元。而当时临安市的平均水平已超过1000元。
环境毁了
村民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不砍树,我们又靠什么吃饭?”当被问及为何无休止地砍伐树木时,吕建忠反问。他说,尽管伐木带来的收入极其微薄,但这是唯一的路子。
但这条路很快就走不下去了。1988年夏天一场暴雨倾盆而下,“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大水就冲进家里了。”当年的那场暴雨,让吕建忠至今心有余悸。他说,山洪裹挟着大量泥沙瞬间席卷了整个村落,房屋、桥梁、路基……无一幸免。
“路刚刚修好,又被一场大雨冲毁了!”吕建忠苦笑道,1990年,山洪再次来袭,村民们崩溃了……
“那里是浙江的暴雨中心,自然灾害原本就不少。”前临安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王安国说,白沙村每年的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山体坡度大、土层薄等不利因素,很容易形成山洪暴发。“最要命的是,原本还能起到缓冲、涵养水土的树木也被砍光了。”
王安国回忆,山洪退去后,临安市林业局派了一批工作人员前往白沙村调研。王安国让村干部召集了所有村民,在废墟上详细讲了伐木毁林的危害,他向村民喊道:“你们再不停手,以后就只有去讨饭了!”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陆群安 通讯员 卻华毅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