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容质疑

03.04.2016  16:03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政治制度区别于西方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海神针”。一些人否定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看不到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对我国当前全面依法治国也持怀疑态度。对此,必须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形态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新型民主形态。在民主政治的发展史上,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了少数剥削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践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使民主的主体性扩展到大多数民众。有些人习惯用西方政治观点裁剪中国现实,把不符合西方标准的体制统统说成是“非民主”制度,这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分析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必须把握两个基本属性,一是社会主义性质,二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主张人民当家作主,而不只是人民去选择由谁来作主,这是社会主义在民主理论上超越资本主义的地方。同时,中国的民主政治内含着实体民主,而不是像西方那样单纯追求程序民主。共产党执政是“为人民执政”和“靠人民执政”的有机统一,广大人民是民主政治的直接享有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我国的民主政治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依法治国。

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区别于西方民主的本质特征之一。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我国宪法确立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人民的民主而非精英民主。全体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要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既要防止无政府主义,又要实现民主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只有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对广大人民进行组织和领导,通过整合社会利益,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发展进步,才能实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序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西方自由主义的精英民主,主要是通过选举授权、权力制衡、政党轮替等机制来运作,而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则主要是通过群众路线、民主集中、政治协商、政党动员等机制来实现。在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协商民主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的协商民主,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为制度和实践支撑,形成了国家层面的政治协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协商和社会层面公民协商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这一点可能是我国对世界政治制度的重要贡献”。

全面依法治国是确保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关键手段。法治是民主政治的要素之一,没有法治,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

在当前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如何认识和把握党的领导、法治与民主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西方一些人对全面依法治国表示怀疑,认为中国难以形成现代法治体系,有意割裂我国政治建设中民主、法治和党的领导的内在联系,甚至认为中国是“一党独裁专制”;或者有意曲解全面依法治国,把我们党主张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解读为西方的宪政民主,混淆了我国民主和西方民主的界限,也混淆了两种不同的民主观,这显然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总之,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依法治国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两大法器,二者与人民当家作主构成我国民主政治的三大基本要素,坚持和完善这三大要素,实现三者有机统一,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决定性意义。

澄清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误解

从民主理论和实践上说,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中的创新典范,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有两种错误观点必须澄清: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严重滞后,与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政治发展徘徊不前;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如果要发展民主政治,就只能按照西方的模式,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在共产党领导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

对于前一种观点,我们不妨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有没有进步?事实胜于雄辩。新中国的最大政治成就,就是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民主政治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国家政权机关领导人员有序更替;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得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等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保障,基层民主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深入开展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逐步扩大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内容等。伴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社会焕发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这是有目共睹、无可质疑的。

第二,如何看待和比较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成就?在有些人看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而在政治领域并没有取得同样重大突破。事实并非如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可突破的“红线”,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起着重要政治保证作用。政治建设和改革必须服务和保障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优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取得如此辉煌成就,恰恰证明我国的政治模式和政治发展是有效的,有力支撑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对于后一种观点,我们要问是否有统一的民主政治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发展道路。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民主政治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国与西方的政治制度是基于不同民主观的两种民主形态,可以共存和互鉴,但是决不能把西方的民主观念强加于人,决不能用西方的民主观来牵强附会中国的现实,更不能把西方的民主模式照搬到中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国的政治模式都必然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模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在理论上与西方相比具有道义优势,而且我国的政治体制在实践上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国家动员能力强,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总体效率高,能够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意识强,不受利益集团的支配,等等。这些特点往往是西方国家政体所不具备的。

坚定不移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政治制度成熟和定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和定型的关键。

要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要深刻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联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民主与法制等基本制度的作用,就在于使国家治理定型化和规范化,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明确民主政治发展的评价标准和重点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行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这一科学论断,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确立了坐标系。

要明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途径和方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作者:胡伟

来源:《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