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陈东升的防汛工作日记

30.06.2017  18:04

浙江兰溪的抗洪奇迹

——兰溪市防办主任陈东升的防汛工作日记

 

昨晚终于可以在值班室睡个安稳觉,一早醒来,才感觉到疲惫和劳累。前些天,由于连续接打电话,两边耳朵一直出现胀痛和耳鸣,现在耳朵里还时不时有电话铃响的错觉。也许是接打电话过多,也可能是高度紧张的缘故吧!防办主任这个岗位确实难当啊!

 

我已不记得从哪天起一直待在单位了。6月9日入梅后,兰江第一轮洪水防御时,四天四夜里只回家拿了一次换洗衣服,接下来是柏社联益小(2)型水库险情强排水处置,连续五六个日夜,又匆忙回家一次拿衣服。大概从22日到现在29日早上,就一直没回去过了。

 

这期间,不仅高度紧张而且精神亢奋,全身心投入协调调度和分析研判工作中。这些天,电视新闻没看过,微信朋友圈没时间刷,只是在接打电话间歇,通过密切关注的几个抗洪抢险应急工作群来掌握面上一些动态信息。特别是洪水预报不断往上蹿的时候,尽管接打电话十分干脆简洁,但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不间断,一个电话还未接完就又有五六个未接电话,必须马上区分轻重缓急,立即回电处理和落实。前天晚上我才发现,己经连续几天没洗脸刷牙了。跟同事们开玩笑说:“一直在工作,睡都没睡过还洗什么脸!”与堤坝上泥巴一身的部队官兵相比,与抢险间歇整排睡在泥泞草地上的一线人员相比,这点小事真不值得一提。

 

但内心还是觉得对不起家人。由于平时相处时间比较少,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总在我回去后特别粘我,晚上电话打来时,我说老爸现在工作很忙很紧急,你管好自己的学习就是对老爸工作最大的支持。儿子特别懂事、可爱、开朗,也许这么多年已经非常习惯了。在他印象里,下雨了,爸爸就又要加班了。所以儿子生日愿望就是祈愿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回顾当防办主任这12年,觉得这个岗位特别难。特别是兰溪,年年汛期都如履薄冰。不只是累,还有堤坝弃守决择时的痛苦,还有对老百姓生命责任担当的艰难选择。回忆过往的点点滴滴,眼里不仅充满泪水,还有涌在内心无限的感动:感动2200名部队官兵、960名民兵预备役的短时紧急驰援,感动30余支民间救援队400余名队员的无私付出,感动全市干部群众紧急动员上堤筑坝的众志成城,感动救援物资和大型机械装备的星夜集结兰溪,感动省市县各级领导在抗洪一线与干部群众同甘共苦的劳累身影,感动全体水利技术人员一线传回的嘶哑嗓音,感动干部劝离老百姓转移时的苦口婆心与认真执着,感动欢送部队离开时那份浓浓的军民情谊……

 

兰溪遭受的这场“6·25”特大洪水,无论是洪峰水位还是洪峰流量都创新高,甚至比我亲身经历、记忆深刻的2011年“6·20”特大洪水水位还要高出18厘米,洪峰流量还要多2000立方米每秒。可以说兰溪大部分堤防都已经到了防御的极限,特别是老城区城墙都已经全线没顶,农防堤坝也已经达到20年一遇设计防洪标准的极限。市防指经过会商分析和形势研判,部署落实各项措施:通过协调联络上下游调洪错峰,4个5年一遇防洪标准的堤防提前充水保坝,10年一遇标准堤防全线紧急加高加固,申请调用武警紧急来兰增援,危险区域紧急人员转移撤离,溪西城区二道子堤紧急抢筑,险情区域防灾警报紧急拉起……

 

与2011年那场洪水相比,尽管水位高出18厘米,内涝受淹面积却减少三分之二,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不死人、少伤人,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总体防御目标。难怪大家说,经受这么大洪水考验,兰溪无一人员伤亡,真的是抗洪奇迹!

 

 

钱塘江中上游发生1955年以来第二大洪水
  【本站6月26日讯】受梅雨强降雨影响,钱塘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兰江出现1955年以来第二大洪水。25日7时兰溪站开始超保证水位(31.水利厅
钱塘江中上游发生1955年以来第二大洪水
  【本站6月26日讯】受梅雨强降雨影响,钱塘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兰江出现1955年以来第二大洪水。25日7时兰溪站开始超保证水位(31.水利厅
兰溪市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
兰溪市启动防汛I级应急响应 【本站6月25日讯】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兰溪市主要江河、水库水位持续上涨。据兰溪市水文站实测,兰江兰溪站25日12时水位31.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