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分水江畔的“看水人”
分水江畔的“看水人”
——记浙江分水江水文站站长胡永成
三十年如一日,他坚守在分水江畔,“把脉”水情,磨砺技艺。他是来自水文一线的共产党员,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壮举,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工作。他的认真执着,让每个人感动。他就是浙江省水文局分水江水文站站长,浙江省首席技能大师胡永成。
上高速,过省道,绕县道,再穿村道,兜兜转转,我们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浙江省桐庐县瑶琳镇毕浦村的分水江水文站。分水江水文站是省水文局直管的三个水文站之一,对富春江乃至钱塘江流域防汛决策都具有重要作用。
不当厂长干水文的“文二代”
用胡永成的话说,选择水文不是他“最初的梦想”。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军人。
1981年,高考落榜、参军无望的胡永成,在分水江水文站做了三年临时工。分水江水文站建于1951年,原站址坐落在高山峡谷间,偏僻、冷清、收入微薄。
20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水文站成立了劳务服务公司,开始创收,胡永成随后成了一个面包师,甚至被杭州市水文站招聘过去,开了面包厂,当上了厂长。面包厂业绩突出,很快成了水文站的创收典型,胡永成也升级成了难得的“万元户”。然而当上“万元户”的胡永成在这时却毅然决然放弃了厂长的头衔,申请回到分水江水文站,潜心学习水文技艺。
水文是一个艰苦的行业。水文站大多位置偏僻,人烟稀少,站里很难招聘到专业人才,水文职工的个人问题也不好解决。因此,有人说,选择了水文,就选择了与偏僻、荒凉、孤独、寂寞为伴。胡永成却选择了在这里坚守。
问及原因,他淡淡地说:“兴趣使然。”他的父亲是分水江水文站的老站长。从小耳濡目染,他对水文也有了感情。
分水江水文站条件艰苦。白天或许是鸟语花香,夜晚却是老鼠的天堂。雨量站建在了坟堆边,水位观测台离宿舍一里多路,夜晚观测,用惊心动魄是一点也不夸张。他硬是坚持了下来,并且一坚持就是30余年。
“冷清、枯燥是事实,但是却给了我很多时间。”他说,正是在这样清苦的环境下,他才有机会反复拆装、研究废旧的水文仪器,才能真正沉下心来钻研水文技艺。
作为全国水利技术能手、浙江省首席技师,他的眼中,对艰苦的过去,不是埋怨,而是感恩。
用生命测洪的“水文尖兵”
分水江边长大的胡永成,从小就见识过洪水的威力。
1969年7月5日,分水江发生流域性的大洪水。6岁的胡永成,跟着大人往山上跑,才躲过了一场劫难。那场可怕的洪水,共造成697人死亡,其中胡永成的老家南堡村就死了219人。
1996年6月30日,洪水再次来临。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胡永成知道此次洪水非同小可。他主动请战,担负起了抢测洪峰流量的任务。30日14时始,他带领1名职工、2名临时人员坚守在水位观测台和缆道房,密切关注水位变化。傍晚时分电力中断,无法再用缆道测流,他及时对测量人员进行了调整,二人一组开展比降同步观测。
当天17时左右,流量已达到4000立方米每秒,他果断预测洪峰流量可能达到6000立方米每秒。大约夜晚11点半23时30分,他终于实测到最大洪峰流量8890立方米每秒,并测到了完整的洪水过程。这一数据,仅次于1969年的10100立方米每秒,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直至31日上午,他一直坚守在一线。洪水退去,他回到宿舍,才发现地势低洼的家已满是积水和淤泥。
因为在这场抗洪抢险中的英勇表现,胡永成被浙江省水利厅记三等功一次,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系统模范工人。
20年过去,风高浪急、通讯中断、抢测洪峰的危险情景仍旧让听闻者胆战心惊。胡永成却只是轻描淡写:“测得到、报得出、报得准,是所有水文人最基本的要求嘛,我也没想太多,就想去测到那个数据。”
精益求精的“工作狂人”
“他特别肯钻研。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勤于学习,精于工作。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不断钻研的学习精神感动着身边的人。”同事赵辉眼中的胡永成,是个乐于研究,精益求精的人。在一起工作的20余年,他见证了胡永成从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成长为如今的水文勘测高级技师、浙江省首席技师所付出的努力。
拆装废旧仪器的经历和一线的水文勘测实践,给予了胡永成卓越的外业操作技能。1992年首次参加杭州地区水文勘测技能选拔赛的胡永成一鸣惊人,7个外业操作项目拿下了6个全市第一。同时,他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理论上的短板。为了弥补这一短板,他先后完成了函授中专和河海大学大专的学习。他潜心研究分水江流域洪水预报,不断向水文前辈们请教学习。日复一日不断探索,他的预报方案在历次防汛测报工作中取得实效,预报精度达到了优良,为防汛抗洪赢得了时间,为防汛决策提供了依据。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近几年来,水文测站不断引进高科技产品,他对每一个仪器的性能和原理都了如指掌。拿起仪器为我们讲解时,就像一个孩子拿起他心爱的玩具,两眼发光。
在引进超声波测速仪时,仪器主机频繁出现死机现象,故障把生产商都难住了。他仔细研究,发现仪器死机的症结是“由于江面宽,设备发射功率较大,加上机箱散热不畅,引起的机器故障”。胡永成顺利破解了技术难题。
分水江水文站人员少,任务重,汛期都要24小时值班。作为站长的胡永成在安排值班时,总是把每周六作为自己固定的“工作日”。他的眼里总是有需要完成的工作,同事们都称他为“工作狂”。
多年的潜心钻研,使胡永成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水文行业技术领先的“金字招牌”。2013年以来,他已先后荣获《一种简易水位台》《一种水文缆道复式测流装置》《便携式多功能水文桥测车》《超声波水位自动监测装置》等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他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用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先后于2000年、2005年、2015年三次被评为浙江省水文局优秀党员。他的身上有着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守正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授人以渔”的技能大师
2012年,胡永成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这是浙江省直机关唯一挂牌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以“传艺、攻关、交流、研发”为宗旨,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绝技绝活的水文高技能人才。
工作室成立后,胡永成更加忙碌了。他先后带徒弟20人,培养出高级技师6人、技师8人、高级工6人,在第四和第五届浙江省水利系统水文勘测技能竞赛中包揽了前六名。
胡永成的徒弟还不仅局限在浙江省内。新疆阿克苏水文局是浙江省的对口帮扶地,2016年胡永成赴当地向水文技能工作者传经送宝。
“实践出真知。水文勘测技能需要传承,手把手地教,比拘泥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有效果。”工作室每年都举办两期以上水文勘测技能培训班,为全省各地区培养水文勘测技能人才。从前期的筹备到培训期间授课,他都亲力亲为。他甚至亲自录制教学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方便各地水文同行交流学习。几年来,经他培训的学员已达1218人次。工作室成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的实习基地,还在2015年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浙江省优秀技能大师工作室。
“工作室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近几年来,全省水文勘测人员的整体技能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省水文局办公室金俏俏告诉记者。
“接下来,我还想在浙江省水文局网站上开辟出一块专栏,打造一个更大的互学、互助、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力,为全省水文工作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胡永成对工作室的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