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国际铝业周开幕

28.10.2015  18:57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表示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表示

  结构优化必将增强铝产业发展活力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多措并举力促我国铝工业由大到强

  “2015中国国际铝业周”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幕。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在致辞中说,今年以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铝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但也面临市场价格低迷、企业经营困难的严峻挑战。

  陈全训认为,虽然当前中国铝产业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产业仍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首先,扩大应用潜力巨大。尽管目前中国铝消费量已居全球首位,但人均铝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其次,创新驱动前景广阔。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的发展对铝材料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第三,国际合作大有可为。铝产业的国际化程度高,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乃至全球铝产业登上新的高度。第四,结构优化激发活力。当前,中国铝产业正在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在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新的工艺技术、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也将不断涌现,必将增强产业的发展活力。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在讲话中表示,明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工信部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精神,以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指导行业发展,将行业发展的重点放在质量和效益上,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争实现我国铝工业由大到强的真正转变。为此,工信部将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制定出台《有色金属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完善行业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将淘汰落后向化解产能过程转化,继续引导缺乏竞争力产能退出。一是构建公平的市场秩序。二是扩大铝材应用消费。三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发挥我国铝加工业特别是铅冶炼方面的技术装备优势,支持我国企业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提高我国铝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四是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引导有色金属行业高度重视智能制造,通过生产装备智能化、工艺模拟仿真、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改进和稳定产品质量。充分利用互联网+,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本届国际铝业周为期4天。期间,2015中国国际铝业大会、泛太平洋铝业高峰论坛、扩大铝合金围护板应用高层论坛等标志性活动将相继举行。来自十多个国家、850多位国内外铝生产企业、研发机构等单位的代表及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会议,共同探讨铝业热点话题,预判市场、洽谈合作、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