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 承艺 转化 专访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

30.06.2018  16:57

  6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主办,浙江省文化厅支持,中国美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8中国美术学院青瓷技艺研修班、银饰锻造技艺研修班”结业典礼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举行。

  结业典礼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李玉普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出席并发表讲话。刘正表示,美院开设研培班,并不以将非遗传承人培养成具有美院艺术特色的艺术家为目的,而是希望通过研培课程,让学员更清晰地认识到所传承的手艺之美。“各位在传统技艺的掌握和非遗魅力的了解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来到美院,实际上是可以通过换位的方式来更加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就好比只有在红色的背景下,才能更加透彻、清晰地体会到绿色的纯粹。

  据了解,此次的中国美术学院青瓷技艺研修班和银饰锻造技艺研修班为期一个月,研培学员40余人。研培班除了有多位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外,还邀请了非遗专家、教授、学者、艺术家和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等进行讲座,同时带领学员进行了相关专题考察,并举办结业展。

  不仅学知识,更要开眼界

  美术报:中国美术学院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从2015年开始,如今已经4年,请问研培的目标是什么?

  答:我们开办非遗研培班有一个探索的过程,最初的课程设置是不分专业的。之后,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让教学对学员更有价值,让学员的学习更有效,让大家的技艺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到今天,我们采用分班制教学,在课程设置上针对性更强,更能精准地聚焦到地方性工艺和核心目标。如本期的青瓷班,把全国青瓷的传承人聚集到一块,针对他们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设置研培课程,让他们有系统化地认识。不少传承人的手艺已经很成熟,但专业基础薄弱。在课程设置中,我们安排了历史的课程,让他们明白一门技艺有着历史的沉淀,通过阅读文献、资料知道手艺的历史,如何起源、如何发展,什么工艺被保留下来,哪些还存在着发展空间。

  此外,我们加强了专业性的讲座,如什么是器物,什么是器物的装饰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讲座,让传承人了解作为一个手艺人,在材料上就要有自己的选择与思考,并通过对材料的理解与使用,最终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因此,我们注重“独立思考”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明白在选材、制作等所有环节之中,都可以承载自己的想法。这种学习不仅是专业知识点的梳理,让他们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提升,更打开了他们的视野,触碰到不同的艺术门类、不同的表达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多维度传播非遗

  美术报:此次课程中,特别安排了去阿里巴巴考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答:我们的研培班设在杭州,不仅要充分发挥美院的学科优势,更要运用好杭州的地缘优势。杭州是电商发源地,参与研培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很多人对产品的推销方式、电商平台架构方面的知识比较单薄。此次专门将电商项目植入到课程中,通过去阿里巴巴参观、上课,在不同的境遇下,让学员们深度了解产品该如何走向市场,并尝试慢慢建构起自己的品牌。这样的课程之前涉及较少,在上次的研培班回访中,了解到学员有这方面的诉求,因此进行了优化。但我们也在思考,简单的几次课程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我们设想把阿里巴巴的平台与我们学院的平台进行有机对接,形成长效机制,让非遗研培有一个好的、健康的推广平台。

  传播是多维的,需要很多平台,比如院校、网络、电视,还有就是研究性的学术展览。我一直强调学术展览。只有通过学术展览,通过梳理把手艺背后的故事告诉大家,告诉各国手艺爱好者,大家才会对手艺有印象。手艺不仅是简单物件,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文化价值取向的体现。手工艺术要通过与生活方式、格物方式的整体融通——如与茶席、香道等生活中文化的、习俗的仪式相结合——才会形成良性的传承。

  手艺要活在当下

  美术报:通过电商的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手工艺,这是非遗“活化”的一方面,手艺应该如何“”下去?

  答:活化、活态这都是近年来各个领域的热门词汇,活化本身是一个多维的概念,要从多层面来理解它。作品被大家关注、使用,把手艺转化为生活当中的有趣的物件,服务美化生活,这就是一种“活化”。手艺如果只是自娱自乐就很难发展,为我们带来乐趣的具有人文色彩的、同时又有中国民族特征的传统工艺才更有生命力。

  作为手艺人,我们创造和打磨作品依靠手的知觉,我们用手去触碰材料,去拿捏去锻造物件,手对手艺人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手艺类非遗的“”,首先是手要活。手需要感知力,还需要有自己的工具箱、标本库,把知识反馈到自身技艺的提升之中,用系统化的建构来活化自己的手工艺。

  其次,是手艺人的坚守。如何把手艺活在自己的心田,一辈子执着追求、投身到手艺当中,我觉得这需要院校的熏陶来滋养——通过滋养把这份情怀牢牢长在心田。让手艺人从精神层面、思想层面、技艺层面、艺术层面等获得多维度的启发,从而激活手艺、发展手艺。

  立“标本”,学“观看

  美术报:本期的研培刚刚结束,您对学员们有什么建议?

  答:从此次的传承人群可以看到,大家的年纪及各自的专业性差异都很大。学员们的技艺都非常成熟,但由于他们多是地方上的传承人,视野相对来说不够宽阔,工艺上的造型能力普遍偏弱,对图形的理解能力以及图案的理解方式、以及对材料和工艺的理解方面都存在短板。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做一个技艺的“标本库”。

  做技艺的“标本库”,对一个手艺人来说是一生重要的功课,是长期性的工程。很多手艺人可能今天做了这件作品,第二天就卖掉了,不清楚自己到底做得怎么样。手艺是一辈子的修行,一定要有一个不断反复、持续观看的过程,形成文本化的梳理。这样就可以知道在这几年自己在某个技艺方面有什么突破,哪些方面有进展,或存在哪些不足。“标本库”可以包括材料、工艺、造型、创作使用的元素、构思、来源等,还可以是主题的出处等,通过这些梳理让自己越来越清楚,而不是做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这样才会有所进步。

  此外,要学会“观看”。“”其实有很多种方式,第一个层面,是用眼睛去看,看的是物件的造型语言、装饰风格等;第二层,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感受器物来达到“观看”。我一直强调要梳理自己的题材、灵感源,用手去写、画,这是另一种方式的阅读,是视觉观看背后的功课。通过长期的“阅读”打磨,手的感知力会得到提升,敏感度得到培养。

  还有回看、总体性观看等。放下物件后,通过回想,回忆物件留在脑海中最根本、最具特质的东西,以此来找到作品的核心。如这次非遗研培班的结业展上,有位银饰锻造的传承人,用了掐丝、镶嵌等五六种工艺来完成一件作品,但哪样才是最核心的呢?通过总体性的观看,就能体会到什么是主角,什么是主次之分,这样自己才会懂得去做减法,把最重要的东西梳理出来。如果滞留在第一个层面的观看,作品只会停留在表象,达不到一定的浓度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