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学上海 转型升级学深圳 美丽建设学天津
如果把中国的版图比作一个赛场,那么,城市间的你追我赶,一刻也不曾停歇过。
过去的三个季度,杭州地区生产总值为6426亿元,增长8%;而兄弟城市成都和武汉的地区生产总值为7230亿元和7100亿元,分别增长8.7%和9.5%。
小数点后的微弱差别,意味着800多万人口的杭州,在全国重要城市方阵中的位置变化。
“杭州要确保继续走在全国重要城市的前列。”这是省委、省政府给杭州提出的要求,也是杭州的使命所然。杭州不仅是浙江的杭州,更是中国的杭州,世界的杭州。杭州要把自己放在国内外大背景下来审视,向标杆城市看齐,朝标杆城市努力。
近半年来,市委市政府北上南下,经过系列科学调研,确定在全面学习国内兄弟城市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开展“改革开放学上海、转型升级学深圳、美丽建设学天津”活动。
学有方向,干有目标。在这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奔跑吧,杭州!
向上海学什么
解放思想 先行先试
“标杆城市之所以能始终引领发展,其中最关键的一条经验,就是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没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率先,就不可能有发展的率先。我们必须抢抓改革红利、创新动力、市场活力、城镇化潜力‘四个最大力(利)’机遇,抓住‘两区’创建和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杭州工作‘两大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打开杭州改革开放新局面。”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龚正
谈及改革开放,不能不提我们身边的“老大哥”——上海。
去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挂牌,一年多时间以来,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海关和检验检疫监管制度、企业注册便利化、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放开等系列改革相继被苏州、成都、深圳等地复制与推广,为国内下一轮改革开放创造了试验田。
事实上,这项重大对外改革放在上海,与上海历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求变基因有关,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在开发开放浦东之初,就已经自主自发进行改革,比如,在全国率先开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批国家级要素市场、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几十年来,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上海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而继实施自贸区战略之后,上海正着力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今年6月,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专版刊登了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研讨会,继过去着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定位和自贸区之后,上海又面临确立一项新的改革战略定位。
目前,关于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材料已经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并有望尽快获得批复——这是上海贯彻落实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上海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在上海科委发布的8个方面研究招标计划显示,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内涵与指标体系研究;科技创新中心与“四个中心”功能协同研究;人才配置研究;城市空间布局研究;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关系研究等都有涉及。
除了在国家层面的宏大改革,在城市治理的创新上,上海同样做得有声有色。以交通治理为例,车辆保有量已经超过240万辆的上海,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交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把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重组为市交通委员会,对原市交通港口局、市建设交通委、市规划国土局、市公安局有关涉及交通的职能进行整合,管理职责涵盖水陆空铁邮等各交通领域,突出加强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有机衔接,此举又走在了改革的前列。
向深圳学什么
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创新发展
“综观标杆城市,面对既要稳增长又要调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挑战,他们都始终保持了战略定力,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转型升级走在了全国前列……杭州要率先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一号工程’、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加快发展动力转换,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
——龚正
12年前,一则1.8万字的网帖《深圳,你被谁抛弃》,如同一枚深水炸弹,引爆了一座城市的集体情绪,不仅从网上波及民间,甚至连政府官员开会时,都在谈论它。
现在看来,当年这种担忧深圳未来的声音,并没有动摇深圳始终耐住寂寞、坚持创新驱动的决心。多年之后,已经转型升级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首个以城市为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深圳,很好地回应了这种“盛世危言”般的质疑。
广东省社科院日前发布的全国首个《中国区域孵化能力评价报告》,对我国区域孵化能力最强的20个区进行解读,深圳南山区凭借企业创新和创新成果优势成为中国孵化能力排名第一的创新区域,深圳还有其他三个区进入榜单,是入选区域最多的城市。
在这种创新战略的驱动下,2013年深圳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高于上海的3.4%,仅低于北京的6.16%,但远远高于全国2.09%的数字。
同样,在这种由来已久的创新氛围中,深圳培育了华为、中兴、腾讯等一大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其中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等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8%,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连续十年位居副省级城市发明专利授权量榜首,而华为和中兴两家企业专利授权量,已经超过杭州市总量。
今年一季度,深圳GDP同比增长8.5%,较全国及广东高出约1个百分点。深圳统计部门认为,按照深圳经济“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的增速仍将维持在10%左右。而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引擎作用明显。六大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4.6%——互联网产业增长19.5%,文化创意产业增长15.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4.9%,生物产业增长12.9%,新材料产业增长10.9%,新能源产业增长6.1%。
尝到甜头的深圳仍在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方面不遗余力地发力。最新一期的深圳政府公报显示,深圳印发《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提出自2014年起至2020年,连续7年,市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设立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化项目建设等。
而如今,正在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杭州,有了深圳的标杆意义,“自主创新呈现‘4个90%’现象,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产生于企业。”
向天津学什么
自我加压 敢拼敢干
“面对新形势对提升城市治理、加强环境保护等提出的新要求,许多标杆城市在历史负债和现实困境之间,靠着一股子自我加压、敢拼敢干的精神,在破‘拦路虎’、啃‘硬骨头’中推动了发展……作为自然生态环境基础好、优势明的杭州,我们更应有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敢于担当的精神,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加快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美丽杭州’建设进程,倒逼环境曲线拐点早日到来,早日建成美丽中国先行区。”
——龚正
一座城市,应该制造怎样的生活环境?
隆冬之时的天津海河两岸,给出了一个亮堂的答案。在天津发展的历史上,也遭遇过环境保护困境,而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执政理念,已经根植于天津各级党委政府,天津市长黄兴国表示,“不为经济指标迟疑治污,对环境违法问题‘零容忍’。”
去年10月,天津开始实施清新空气、清水河道、清洁村庄、清洁社区、绿化美化的“四清一绿”行动,并将此命名为“美丽天津·一号工程”,为什么叫它“一号工程”?黄兴国解释,因为它是美丽天津建设中最大的事,管天管地管空气。
把环境治理作为天津的“一号工程”,此前虽未写明,却也一脉相承——天津在占全市国土面积70%的盐碱地上,造林374万亩,林木绿化率达23%;在一片盐碱地中,建成了总面积近9万公顷的四大湿地自然保护区,把天津的“肺活量”硬生生提升了几倍。
天津之变,远不止生态环境。
就在本月中旬,市委书记龚正率领杭州代表团北上天津学习考察。当踏上这座阔别7年之久的城市时,龚正不禁为其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所震撼。从充满了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的五大道,到正在火热建设中的滨海新区,天津规划建设上的大手笔、大思路让考察团成员深受启发。
同样在发展智慧城市方面,天津已经把此项工程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每个环节,试图在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上做到极致。天津日报社记者宋徳松曾描写过这么一个细节,“在乐宾百货门前,出现了一辆违章的电动三轮车,和平区繁华办工作人员马上出动,不到5分钟,就劝导三轮车主驶离了繁华地区,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人报警。”
这一切,是宋徳松在天津和平区“智慧和平”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看到的场景,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这不需要人工报警。任何不当行为一经实施即被摄像头捕捉,并触发报警系统。坐席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处置程序,进行接力跟踪,迅速处置。”
于此背后,是整合了全区各个部门的业务系统——指挥中心是全区统一的综合管理一级指挥平台,下设应急、城管、经济、社区4个二级指挥平台,并设有24个重点单位的办公坐席,现在已完成一级指挥中心、云平台数据中心以及应急、城管两个二级指挥中心建设,并开发了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五大功能模块,“智慧和平”点亮了城市的眼睛,启动了城市的大脑,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这让城市管理有了质的飞跃。(本站编辑 刘娟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