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2.0版:负面清单将再缩短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中国的自贸区建设已经由上海的“一花独放”变成“四朵金花”,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将有哪些变化?今天上午,第三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在会上指出,上海自贸区扩区后将承担更多压力测试,更侧重离岸经济的探索。而在昨天第二届复旦-新大国际论坛上,浦东新区副区长、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表示,结合科创中心、长江经济带是上海自贸区2.0版的重中之重。
推进地方政府自身改革
“上海自贸区扩区后,所有的区域都落实在浦东新区一个行政区域内,有利于我们在完整的行政体系内进行政府体制改革。”肖林指出,尽管新加入的陆家嘴、世博、张江和金桥片区,和原有的特殊监管区在保税业务上有区别,但在投资管理、贸易管理、政府监管和金融创新上仍具有共性的。上海自贸区的拓展有利于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测试改革效果。
作为浦东新区副区长,简大年指出,扩区后,浦东新区政府作为完整的一级地方政府,将在浦东全区范围内按照自贸区率先转变政府职能要求,探索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更侧重离岸经济的探索
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不应是简单的物理组合,而是有机的化学反应。肖林指出,随着物理空间的扩大,上海自贸区将探索试验更高标准的国际新规则,其中先进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等功能将在更广范围内测试。“过去主要的产业是贸易和物流,扩区后产业结构丰富,特别是金融开放大有潜力,大有文章可做。”
他建议,上海自贸区应同步发展金融在岸中心和离岸中心,鼓励发展离岸债权、离岸货币、离岸信托、离岸保险等体系,进行离岸账户管理、离岸公司登记、离岸登记监管的风险监控,推动债权市场的对外开放,有序引导境外资本参与大宗商品市场。
简大年认为,2.0版的上海自贸区应更加注重放松资本管制,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向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并重转变,更加注重要素、商品与服务的跨境流动;向在岸与离岸业务并重转变,更加注重离岸功能的拓展等。
自贸区2.0版重中之重
肖林和简大年在演讲中不谋而合:上海自贸区建设要思考如何与四个中心建设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结合起来,加速建设一批高能级、面向国际的金融、贸易、航运平台和创新平台。“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是上海自贸区的重中之重。”
简大年还表示,下一步上海自贸区建设要思考如何与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有机结合。2.0版的上海自贸区可以以长三角区域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为抓手,推动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促进长江沿海物流模式共同创新。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在论坛上表示,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创新是引领国际规则的需要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在此基础上,2015版负面清单将进一步缩短,但长度不是衡量负面清单质量的唯一标准,当负面清单缩短到100条左右时,应更多关注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