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政协推进履职能力现代化

21.11.2014  12:55

政协委员视察“五水共治”工作。 

  上城区政协委员郑凌,曾长期在民主党派机关从事调研工作。今年4月份,他和其他委员一起,在东平巷社区羊血弄10号开了个“政协委员工作室”。
  “我没有听从领导的建议用我的名字来命名工作室。我的工作室就叫委员工作室,是想用政协委员履职的热情和担当为服务民生做点事情。
  郑凌说干就干。工作室定期接受群众来访,帮助化解难题,不时安排有专长的委员举办专题讲座、政策宣传、答疑解惑等活动,为基层群众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
  半年多时间,工作室已向市、区等各级提供和反映了各类信息近百件,其中有的得到了市领导的批示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今年以来,上城区政协开辟基层协商民主新阵地,将所有委员按照全区6个街道分成6个委员小组,引导广大委员深入基层,履职为民。

   成立委员工作室“履职为民
  设立政协委员工作室,是湖滨委员小组的一项重点工作,由郑凌主持日常事务的办理。
  “五水共治”是今年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工作室就把助推“五水共治”的民主监督作为今年的重点议题。
  委员们实地到中东河等水域视察,先后反映了污水治理、河道养护、节水宣传等方面的信息、情况反映、专题报告等共数十条;策划、组织了湖滨地区 “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共话‘五水共治’活动”,郑凌在现场提出真知灼见:“五水共治”的宣传力度仍需加大,管理措施要跟上,科普教育也有待加强。
  工作室的委员又对杭州市的饮水水源保护、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处置及其出路等问题开展调研,对杭州市的保供水、治污水、促节水等,提出了相关的建议。10月17日,工作室的委员还参加了杭州市“五水共治”专题的“公述民评”问政电视直播,郑凌还被市河道管理部门聘为社会监督员。
  这段时间,“委员工作室”还忙于历史街区“思鑫坊”保护工程的民主协商工作。
  “思鑫坊是杭州七个历史街区之一,资源不可多得,但历来产权模糊,业态复杂,管理难度很大。”郑凌说,“这个事情关系到历史建筑的保护,关系到百姓民生,希望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使政府决策更贴近百姓实际需要。
  “工作室成立至今,较好地体现基层政协委员接地气、近民众和履职为民、服务基层的特色。”郑凌等政协委员对目前的工作进展表示满意。
  成立政协委员工作室,只是上城区政协打造的基层协商民主阵地之一。小营委员小组建立了《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制度》,组织委员定时、定点走进网格;紫阳街道邀请委员全程参与街道、社区换届选举;南星街道组织委员认领社区“微心愿”和社区民生项目;望江街道委员积极参加街道“动迁圆桌会”;清波小组鼓励委员发挥特长,以高端讲座的形式丰富基层精神生活。

   委员履职手段“与时俱进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广大委员对政协工作的网络化也有着共同的呼声。为此,区政协从提案入手,借助信息化系统推进委员履职的智慧化。
  区政协研发建立了一套提案工作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提案工作的“互联网登录,实名制操作,规范化运作,互动式参与,动态化督查”。委员在网上不仅可以撰写、提交提案,还可以和提案承办单位商量办理意见,并持续追踪提案交办、讨论、办结情况。在此基础上,区政协在政协系统率先制定了第一部标准化工作规范——《提案工作规范》,这在政协系统尚属首创。
  近年来,区政协组织委员分别就“政府工作报告”、“区政府十二五规划”、“缓解交通两难问题”、“五水共治大家谈”等主题开展网络协商,征求广大委员的意见建议;组织委员就重点提案遴选、“上城区为民办实事项目”、“暑期读书会上委员最关注的问题”等通过网络平台由全体委员投票推选,委员投票参与率超过50%。
  此外,区政协积极打造委员沟通的网络平台,鼓励有兴趣、有影响、有能力的委员开设个人博客,传播政协委员正能量。支持委员小组、界别建立QQ群、微信群,鼓励委员利用碎片时间,就多个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