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健全河道长效管理

13.05.2015  16:39

  本报讯(记者 马悦 通讯员 徐溶刘倩)  日前的一个上午,杭州上城区河道监管中心李树平的手机微信群里很热闹:10时31分,民间护河队队员在贴沙河永昌坝桥南侧,发现有居民洗衣的垫脚砖,迅速上传了现场图片;11时09分,区市政所工作人员现场处理完毕,发来清理后的图片,用时不到40分钟。

  这样的监督方式和处理效率,在李树平看来是前所未有的,“微信群里有区领导、管理部门、养护单位、护河志愿者等,一旦发现问题,责任单位立马领办,第一时间解决,处理时间从以往的两天缩短到现在的几十分钟。”

  上城区有中河、东河、贴沙河、新开河、新塘河5条河道。为巩固“五水共治”成效,上城区一方面组建民间护河队,发动群众力量监督治水;另一方面,引进高科技的智能系统,全方位对河道进行24小时监控,探索出一套河道长效管理模式。

  下午3时30分,身穿蓝色马甲、头戴志愿者帽的曹嘉娴,照例来到新开河凤山桥直街桥段巡河。“5月5日,早晨6点半,有4人在洗衣,被劝退;5月5日,晚上7时,有1人在洗澡,被劝退……”在她的护河日志本上,清楚地记录着每天上午、下午的执勤情况。紫阳街道城管科科长傅顺杜说:“近年来,上城区河道水质越来越好,洗衣、洗澡、钓鱼的人也多了起来,但群众护河意识很强,自发组建了30人的护河队,每天坚持巡查,管护家门口的母亲河。”

  监管治理好的河道,光靠群众力量还不够,上城区专门引进电子智能系统,对河道水质、漂浮物甚至水面以下的排污情况实时监控。

  在中河六部桥的排水口旁,一个2厘米厚的金属小盒子不停运作。上城区城管局规划科技科科长王国飞说,这个小盒子,运用的是RFID物联网技术,“一旦有人偷排污水,电子标签就能感应并通知后台,比人工巡查更及时、准确。”目前,上城区首批试点的30个排污口电子标签设备,已成功报警9次,第一时间遏止了晴天排污现象。

  除此之外,上城区还采用电子“河长公示牌”,实时播报河道监测信息。记者在庆春路南侧的东河边,就看到了这样的LED显示屏,上面细致介绍了东河的流向、保洁、防汛,以及河长、治理方案、治理时间表等信息。今后,上城区5条河道的水流速度、PH值、能见度等信息,都将在这些电子“河长公示牌”上实时滚动播报,方便群众监督。

  为了让河道监管更加长效、智能,上城区还对全区的地下排水管网进行普查,建立大数据库,同时新增37个智能监控系统。上城区城管局综合监管服务中心主任包兴旺介绍,全区所有地下污染源都将呈现在二维地图上,一目了然。河道一旦出现大型漂浮物、新增污染物等,都能实现智能报警。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