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改一拆”在行动

31.03.2015  21:09

萧山一处2.3万平方米违建被拆除 

运河广场的“三改一拆”暨“无违建”宣传活动 

富阳市结合三江两岸整治,拆除新中线沿线违建企业 

  2月13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工作会议,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龚正强调,全市上下要齐心协力、勇于负责、狠抓落实,坚决破除片面论、过关论、畏难论,做到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尽职不怠,推进“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工作继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会后,全市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三改一拆”和“无违建”创建行动势如破竹继续前行。

   领导重视 组织有序 “无违建”行动全面开花
  上城区区委、区政府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区分管领导每周到街道召开现场会,推进工作开展。此前,《今日关注》栏目曾曝光望江家园屋顶违建问题,上城区立即展开整治,并明确在两个月内完成对查明的83处屋顶违建的拆除,截至目前,已完成50%进度。
  下城区总结2014年工作,提炼出“创‘无违建’街道十大战法”,以此指导2015年工作,结合“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行动改善区域环境,推进全域化中央商务区建设。
  以和睦港、机场港周边违建整治为突破口,江干区开启新年度“无违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江干区已对和睦港周围2500平方米的违建进行拆除,对17.5万平方米的涉河违建下发了整治公告,当前正稳步开展违建房的承租人员清退工作,计划4月分实施拆除。同时,江干区研究落实违建举报奖励制度和防控责任追究制度,配合新违建数字信息采集系统,形成双向监督机制和问责追究机制。
  拱墅区一方面稳步开展违建专项整治行动,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巡查队伍,构建“人防”网格化管理模式和违建动态信息网络平台,做好农民建房审批工作,建立新建房屋挂牌施工监管制度,及时掌握建筑动态,遏制违建萌芽。
  城中村,听着很美好,其实藏着不少违法违建问题,针对城中村农居点屋顶违法加层、之江地区主干道路周边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西湖区明确了“奋战4个月,确保见实效”整治工作总目标,并计划在今年内完成龙坞地区的11个村庄整治和非法“一户多宅”整治。
  滨江区大力实施城郊结合部违建出租房整治、整村拆违、连片拆迁,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环境。
  萧山、余杭结合实际,通过“由点及面”的方法,从道路、河道沿线、信访违建整治等重点区域、难点问题做起,带动块上、面上的整体工作推进。
  对照省级“无违建县(市、区)”创建的高标准和新要求,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进行查漏补缺“回头看”,重点围绕“一户多宅”、道路、河道沿线违法建筑、信访违建、影响公共安全违建等方面整治工作,进一步拉高标杆,提升“无违建”创建质量。
  富阳市严防新违建增长,同时明确目标,在9月底前全面完成“一户多宅”、道路河道两侧违建、督查督办件、违建出租房、工矿企业违建整治,建立违法建筑、违法用地防控数据库,确保分类处置到位率达100%,拆后土地利用率达75%以上。
  临安市启动全市沿路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集中100天的时间,全面整治拆除主要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违法建筑。
  景中村整治是风景名胜区的工作重点,2015年,风景名胜区要完成龙井村、小牙坞区块的整治,同时积极推进黄泥岭、阔石板、双峰新村等区块的前期审批和整治。
  经济技术开发区着重围绕“无违建管委会”创建和力争城中村改造全面收官两大目标,加大重难点问题攻坚力度,加快剩余社区的回迁安置。针对空地管理范围、新交付楼盘、建筑工棚等违法建筑易发区域,进一步完善空地日常管理、临时设施审批管理等相关办法。

   行政推动 建章立制 长效管理
  在杭州市“三改一拆”专项会议结束之后,市城管委快速做出反应,召开系统违建防控查处总结部署会,提出2015年将建立实施新违建报告登记制度、强化重点区域违建查处和拆除力度、完善违建信息处置平台、加强查处案件拆除力度等几项重点工作。
  2015年是“三改一拆”的收官决战之年,是“无违建”创建的关键年,杭州市“三改一拆”办公室充分认清形势,部署开展九类违法建筑专项整治,具体是:用于出租经营的违法建筑;影响消防、供电、供水、供气、防汛、防台及其他公共安全的违法建筑;市场、仓储违建;非法“一户多宅”;主要道路、河道两侧违建;已立案但尚未查处到位的违建;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投诉违建;违法占用耕地、基本农田违建;未经审批擅自搭建的阳光房等空中违建。同时开展违法建筑第七轮调查摸底工作,在进一步完善全市违建存量数据库基础上,结合违建九大专项整治行动,按照违建的具体情形分门别类进行摸底登记,依法依规分类处置。(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