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余杭区服务业比重继续攀升

06.11.2015  17:19

今年以来,余杭区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全区依托信息软件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发展继续保持稳健态势,实现高增长。前三季度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达17.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成为全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一、主要经济指标向好

(一)规模总量稳步增长。经初步核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70.17亿元,同比增长17.7%(按可比价计算,下同)。从规上服务业企业财务运行状况看,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上亿元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128家。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含房地产业,下同)总体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367.33亿元,同比增长32.6%;实现利润总额239.07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19.13亿元,同比增长85.7%;利润总额235.83亿元,增长5.2%。

(二)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达17.7%,高于GDP增速6.7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增速13.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80.2%,高出去年同期14.3个百分点。信息经济引领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继续优化。1-3季度,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4.03:43.79:52.18调整为3.68:39.73:56.58(详见表1)。第三产业占比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4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提高了2.56个百分点。

表1                          前三季度全区三次产业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产业

增加值

占比%

本期

去年同期

增幅(可比%)

本期

去年同期

第一产业

30.61

29.71

1.6

3.68

4.03

第二产业

330.17

322.63

4.6

39.73

43.79

第三产业

470.17

384.50

17.7

56.58

52.18

合        计

830.95

736.84

11.0

100.00

100.00

(三)三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1.14亿元,增长22.7%。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5.96亿元,同比下降3.6%,而第三产业投资明显好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85.1亿元,增长27.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74.33亿元,增长47.3%。项目投资中生产性服务业投资拉动明显,完成生产性服务业投资55.74亿元,增长28.0%;三产投资成为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四)特色小镇发展势头良好。全区特色小镇建设有序推进,七大电商园区初具规模。梦想小镇现入驻创业项目360余个,落户金融机构148家,集聚管理资本和募集资金逾320亿元,形成了初步完备的金融业态。梦想小镇拓展区“遥望中国手游基地”于十月份启动,标志着全区手游产业的发展有了集聚的平台,将形成了产业汇聚优势;智慧文创彰显智慧,极具区域特色的“FROM  余杭”设计图书馆开馆运营。艺尚小镇成功举办“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峰会”,引进了跨境电商平台领头企业傲基国际、跨境物流龙头企业亿亨国际,以及社群鹰熊汇,完成酷睿电子、小米茶否、亘石科技等18家电商(跨境)企业入驻,入驻电商超1万平方米。

二、产业特色仍较为明显

前三季度,全区构成第三产业的十四大门类涨跌互现,呈现“十一涨三跌”的态势。在整体发展格局中,以阿里巴巴为龙头的全区信息软件业表现仍最为抢眼,前三季度全区信息业实现增加值268.68亿元,同比增长26.5%,增加值绝对额高出排名第二的房地产业达224.95亿元,发展势头遥遥领先。

(一)消费品市场发展趋稳。随着汽车销售市场回暖、新开业单位的强势拉动,以及汽车限牌“翘尾因素”影响的逐步减弱,虽然全区消费品市场呈现低位开局,但从4月份开始,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逐月回升的态势。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00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的11.8%的增幅相比低0.8个百分点。行业看,零售业206.66亿元,增长13.6%;批发业37.11亿元,下降1.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24亿元,增长11.2%;住宿业1.98亿元,增长5.0%。总体来看,全区消费品市场呈现先抑后扬、社零总额继上半年“V”型反转后企稳回暖。

(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网络销售保持高速增长,限额以上贸易单位网上零售额3.09亿元,增长33.1%,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2.1个百分点。以追求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商品零售额也有明显提高。其中,金银珠宝类增长30.7%,儿童玩具类增长33.0%,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554.7%。前三季度,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02.19万人,增长15.7%;实现旅游总收入110.07亿元,增长16.3%。此外,全区在信息消费、金融消费、绿色消费等领域的消费升级也日渐凸显。

(三)金融运行稳健。截止9月底,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918.25亿元,比年初增加104.89亿元;贷款余额1389.92亿元,比年初增加84.64亿元,同比多增39.47亿元。

(四)商品房销售量升价稳。前三季度,全区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3.73亿元,增长18.1%。今年以来,由于政策措施效应的逐步显现,房产销售量升价稳,前三季度全区共成交商品房32811套,成交面积331.3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345.27亿元,分别增长55.4%、44.9%、43.0%,成交均价10420元/平米,同比下降1.3%。

三、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服务业增长的持续性值得关注。在阿里系的带动下,前三季度全区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8.68亿元,同比增长32.8%,其对GDP、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68.0%和81.5%。在十四大行业中稳居首位,该行业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95.41亿元,同比增长91.8%,占整个服务业的29.2%,贡献率为1.1倍。从财务数据来看,信息软件业中8家阿里系的信息软件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779.20亿元,同比增长94.5%。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前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233.88亿元,同比增长5.3%,相较于上半年,整体实现扭亏为盈。

(二)权重企业影响较大。阿里旗下8家信息软件业企业对全区服务业发展的贡献特别巨大,全区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受其影响。从经济效益来看,若剔除这8家企业,则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88.13亿元,同比下降6.7%,比上半年回落了1.2个百分点。从社会效益来看,前三季度全区规上服务业企业(不含贸易)吸纳从业人员平均人数39662人,同比增长15.8%,其中,信息软件业的平均从业人员增速提升最快,同比增长32.8%,平均单个企业从业人员规模最大,达每家企业651人。同样如果剔除阿里旗下8家信息软件业企业,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含贸易)吸纳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25202人,同比仅增长6.1%。

(三)传统服务业经济效益堪忧。一是批发零售业营业收入下降。由于石油、煤炭、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导致相关终端企业营业收入下降,从增加值看,前三季度全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83亿元,同比下降6.9%,增幅比去年同期低9.7个百分点。从限上单位的财务指标看,前三季度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实现营业收入513.74亿元,同比下降7.2%。利润总额3.66亿元,同比增长60.2%,主要原因是兴源控股、南方水泥等企业由于去年同期亏损巨大,导致同比增幅较高。二是四大行业利润总额亏损。从财务指标来看,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交通和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经营亏损,共计亏损1.6亿元,亏损额比上年同期多1129万元。

四、全年发展趋势展望

前三季度全区服务业发展波澜不惊,各行业变动起伏不大,服务业增加值的增幅与半年度持平,较一季度仅下降0.1个百分点。预计四季度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完成全年增长11%的目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