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联合执法保护水源水质 1.3万只倒须笼被彻底清理

17.12.2015  11:45

 

【本站12月17日讯】12月15日下午,在温岭市横溪村湖漫水库水面上,工作人员正忙着将倒须笼从水下捞出。当天,该市水利局牵头,联合环保、公安等部门及石桥头镇、城南镇政府开展专项执法,对设置在库内水域的倒须笼进行彻底清理,整个行动将持续约半个月,可较好恢复水库水生态平衡,保护饮用水源水质。

 

湖漫水库是温岭的第一大水缸,承担着市区及周边地区近20万人的生活生产用水,是该市的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近年来,温岭市采取了水库清淤、畜禽禁养、库区移民、设置拦网、生态养殖等各种举措来保护水库水质,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又将库内倒须笼整治摆上了工作的重要位置。上阶段,水利局联合当地镇、村,进村入户对库区内倒须笼分布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经统计,库区从事放鱼作业的大小倒须笼有13000余只,这些大量存在的倒须笼捕捞库内的杂鱼或小虾,破坏了水库水生态平衡,造成生物链断裂,减低了水库的自净能力,容易使水质发生变化,也极易造成绿藻的滋生。

 

针对前期摸排情况,水利局精心制定了行动方案。11月9日在水库周边各村张贴了清障通告,要求村民将放置的倒须笼、竹排等一切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的障碍物自行清除,逾期将进行强制清除。11月18日至20日三天,又利用宣传车进行环库宣传告知。通过宣传发动,库区内倒须笼等已被村民自行清理了约80%。在此基础上,水利局联合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采取此次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将库内倒须笼“一网打净”。

 

下阶段,该局将加强日常管理,安排一定数量船只和人员,加强库面日常巡查和执法管理,对于设置倒须笼行为发现一起,取缔一起;坚持固本清源,及时组织清理已打捞上岸的倒须笼,从源头上巩固此次清理成果。同时,将深化长效管理,以“五水共治”为抓手,加强绩效考核,做到齐抓共管,让保护水源成为老百姓的自觉行为,实现倒须笼整治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