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股份制改革 推动乡村绿色旅游

15.08.2018  19:13

  布袋坑村地处黄岩西部山区屿头乡,距城区40公里,全村共有150户,总人口465人,全村有土地面积244.6亩,林地面积13229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8%。近十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布袋坑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胆探索实践,充分利用好大面积山林的优势资源,在保护林地原生态、原布局的前提下,挖掘古村落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和餐饮业,把一个古老山村,从“空心村”成功打造成一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一、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成效显著

  布袋坑村在保护林地原生态、原布局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大面积山林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挖掘古村落的文化资源,将布袋山打造成山水画廊、中国传统村落(布袋坑村)、梦幻溪、忘忧谷、叠翠屏观光区和布袋山漂流等六大景区,同时发展旅游业和餐饮业,实现一二三产的有效融合。目前,全村已开设农家乐餐饮店8家,休闲型农家乐1家,特色经营户2家。休闲游、民俗游、山水游等“农家乐”观光休闲项目也得到充分发展,每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景区营业收入高达数百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约2万元。村里的常住人口,已恢复到200多人,上班人数有300多人,还有20多人的外来人口,村集体经济年收突破50万元。2016年接待旅客十万多人次,2017年前三季度上升到二十万多人次。

  布袋坑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旅游强村、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省级历史文化村、台州市乡村旅游示范点;2013年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布袋山景区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创作基地、中国小诗协会创作基地、台州市摄影美术写生文化创作基地、2015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还与布袋和尚研究者王天苍合作,在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布袋奇山传》一书,为景区的文化建设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二、“空心村”变“实心”的主要做法

  (一)靠山吃山,因地制宜找准项目

  海拔500多米高的布袋坑村,坐落于屿头乡国家级森林保护区内,这个拥有原始风景的深山古村,村民主要从事水果蔬菜种植。多年来农民收入微薄,村集体资产为零。青山、林海、清新的空气,这些让城里人羡慕的“珍宝”,对于村民来说见惯不怪,并不觉得有多少价值,资源渐渐变“鸡肋”,许多村民为了生计,每年都外出打工,最冷清的一段日子里,村里只剩下了30来个村民,成了所谓“空心村”。那时候,村支书黄官军每每在村里踱步,除了日渐落败的老宅,看到的就是须发花白的老者,他的内心格外失落。要知道,全村登记在册的足有400多人,若是时光倒转二三十年,这里也曾出现过遍地炊烟、集体劳动的热闹景象。离开的人,还能再回来吗?怎样才能留住日渐消逝的家园?怎么才能使这片沉睡着的“绿色资产”醒过来呢? 他不断地问自己。这是大山的呼唤,也是村两委的责任。

  2008年前后,眼见宽敞平坦的盘山公路修到了村口,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时尚,于是黄官军产生一个大胆设想:把整个村庄建成一个景区,完善基础设施,增设登山游步道,开发溪漂流等游乐项目,吸引人们前来观光旅游。他把自己的想法在村两委班子会议上提出,经过多次会议反复商议,制定了《布袋坑村旅游开发实施方案》,并邀请浙江农林大学进行项目规划编制。

  (二)引进工商资本,找对投资人

  有了项目规划,关键要找对投资经营的能人。黄官军首先想到了见多识广、脑子灵光、生意做得很大的黄正明,他无疑是最理想的“合伙人”。1995年,年近四十的他下海经商,十几年的走南闯北,商海沉浮,也有了一些资本积累。“离开了,他还能再回来吗?”黄官军找到了他寻求合作,不料刚表明来意,就遭到了对方的婉拒,“这么一个穷山沟,哪里会有人来玩?”黄正明有自己的顾虑,他不相信布袋坑有这样的吸引力。

  村支书的几顾茅庐,唤起了家乡在黄正明心中的记忆。曾经顶着清晨的薄雾,沿着蜿蜒的山路,每次步行十多里地,从家里走到位于山顶的中学……这样的场景,至今还刻印于现已60岁的屿头乡布袋坑村村民黄正明的脑海中。布袋坑的闭塞、贫乏给予他太多苦涩的记忆,家乡的山山水水、淳朴的村民又留给他许多美好的回忆。通过村支书对村开发旅游项目设想的规划方案作详细介绍,多次现场实地的考察,终于打消了黄正明的顾虑。2010年成立浙江黄岩布袋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过一年多的筹措,2011年6月,布袋山第一个景区——山水画廊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黄正明成为整个西部山区返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的领军人物。

  (三)林改政策支持,让梦想成为现实

  林业股份制改革是项目实现的前提。如何将零散的山林统一集中起来,是旅游项目开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2014年以来,黄岩区开展的林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布袋坑村成立以村支书为法人的村集体股份制专业合作社,村两委班子为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经过反复酝酿,制定股份制合作社章程,确定实施方案:一是林地承包份额,继续按林业有关政策规定保持林权证上的份额不变;二是开发后按本村在册人口数分红,明确在户人员必须要遵守村规民约、卫生公约,如有违反者按规定处罚,并扣除当年的分红;三是分红比例为其中30%作为公积金基础设施等建设,剩余的70%用于林农分红。政策形成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并按村民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最终意见达成一致,签订了林地流转协议,将村所有林地100%的流转到合作社,并通过了股份制合作社章程等相关事项。

  资金是项目实施的保障。林权抵押贷款破解了林农贷款因没有合法有效抵押物而导致的“担保难”的问题,为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搭建起良好的融资平台。2010年,布袋山村将2000亩的毛竹林向农村合作银行做贷款抵押,贷款金额为150万元,用于村庄基础设施以及林区道路建设。通过规模化统一经营,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通过《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通知》政策,对全村8980亩公益林进行林木火灾保险投保,为景区安全做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近期发展规划

  布袋坑村,从十年前的一个“空心村”,成功逆袭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得益于国家林业股份制改革和林业金融改革等林改政策的支持和保障。随着景区的名气提升,人流量的不断增加,现有的景区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景区二期规划摆上日程。将未开发的自然资源,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统一规划,再打造柔极溪游步道、鹰嘴岩玻璃观光台、环村自行车生态绿道等景区,二期的规划预计投资500万元,资金筹集方式为股份制合作和+工商资本+村民资金入股形式。根据《黄岩区公益林补偿金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布袋坑村的林地13229亩,其中公益林面积为8980亩,每年的公益林补偿金高达近25万元,利用公益林补偿金质押贷款,由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向农信银行作公益林补偿收益金质押贷款,预计申请300万元;工商资本投资100万;村两委班子和村民资金入股,按比例分红。二期景区将在2020年完成并对外营业,门票收入预计为350万/年,全村人均收入将再提高8000余元。

  在国家林改政策的支持下, 布袋坑村将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在保护森林生态的同时,做大做强森林旅游产业, 让丰富的森林资源得到进一步利用发挥, 让古老的山村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 极力打造出“村在景中,景以村显”的山水画卷,让绿水青山这座金山银山, 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

从“砍树”到“看树” 走绿色发展之路
  临安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区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林业用地268.林业厅
莲都区“三个一”建设美好生态环境
  莲都区林业局,坚持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