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摊簧半个世纪后重出江湖

25.09.2018  19:48

  

  近日,在斜桥镇农村文化礼堂举行的2018年“历史征程·筑梦潮乡”海宁文化轻骑兵“八八战略”大宣讲暨海宁市文化馆总分馆联动文化走亲活动中,海宁摊簧跨越半个世纪后再次重出江湖,成为整台晚会的一大亮点。

  海宁摊簧,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于民国初十九年(1930年)由上海浦东传入。最初所唱节目比较正规,内容严肃、严谨,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开始在演唱正本戏的中间插科“说新闻”沪摊。这些节目短小精悍,内容均为自编自唱,采用方言说唱,演唱生动活泼,吸收并改进了上海沪摊,群众喜闻乐见,进而形成一种海宁特色的曲艺流派,俗称“海宁摊簧”。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宁摊簧在丁桥、盐官、周王庙等一带深受农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凡是举办农家婚礼、寿庆、上梁、养蚕、周岁、满月等仪式都要邀请一些摊簧团队助兴表演。因此,当时海宁摊簧演出市场非常红火,从业于摊簧表演的民间艺人也非常多。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海宁摊簧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演出市场几近枯竭。据2008年非遗普查发现,当时海宁摊簧艺人不足10人,而且年岁都已高,演出团体都已解散。

  针对海宁摊簧面临的困境,对其采取抢救性保护工作显得迫在眉睫。海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嘉兴市非遗保护中心成立了海宁摊簧抢救性保护工作小组,并采取了一系列抢救性保护措施:多次走访摊簧老艺人的后代,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深入丁桥、盐官等地调查了解目前海宁摊簧活态艺人的具体情况;整理海宁摊簧艺人的录音资料,记录《洋场风景》《东乡调》和《北赏宫花》三首曲目;组织摊簧艺人根据《洋场风景》《东乡调》重新创作了《文秀访妻》《玉蜻蜓》《看江潮》等曲目,并排练成演出节目;组建海宁摊簧演出团队,组织摊簧艺人外出观摩学习,招募摊簧传唱人并对其进行培训。

  海宁摊簧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重新登台亮相与观众见面。在乐队的伴奏下,摊簧艺人表演了《看江潮》,该曲目以民间故事哈乐伯看江潮为内容,用地道的海宁方言说唱,表演生动活泼,故事诙谐幽默,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

  海宁摊簧《看江潮》的成功亮相,也预示着对海宁摊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迈出了非常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