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竹编手艺人:下“竹”功夫 守艺五十载

17.01.2020  09:52

  中新网浙江新闻1月16日电(见习记者 方佳颖)抓起一根两三米长的原竹后,先把竹节的凸出部分磨平,再挥刀直劈,顺势掰开……眼前的这一幕,出自浙江省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竹编的代表性传承人应龙虎之手。

  竹编,是插竹篾片挑压交织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一般称被挑压的篾为“经”,而编织的篾为“纬”。由经与纬的挑压可以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从而制作出千姿百态的竹编产品。应龙虎从15岁那年起,就跟着父母学起了竹编这门手艺,至今已有50余年。

  走进篾竹坊,年逾七旬的应龙虎正在忙着破竹。两把剑门、一把拉丝刀、一把篾刀、一把竹凿、一把刮刀,这些就是他全部的工具。

  应龙虎说:“竹编工艺分为细丝竹编和粗丝竹编。大多以麻竹、毛竹、慈竹等为原料,工序看上去简单,其实十分繁杂,大多都是靠手工完成。”

  菜篮、畚箕、筛篮、篾席……篾竹坊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竹器让人眼花缭乱,既有实用的农具、日用品,也不乏装饰用的工艺品。“日常用品艺术化,艺术作品日常化”成为了应龙虎竹编制作的创新之法。

  随着社会发展,竹制品逐渐被塑料、化纤制品取代,在兰溪掌握全套工艺的人也是寥寥无几。为了把竹编技艺传承下去,应龙虎先后到浙江省兰溪市第二中学、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等学校开展竹编技艺进校园活动,向学生传授竹编技艺的同时,利用学生活跃的思维开发出许多非遗元素的衍生品。

  尽管如此,老一辈们薪火相传的竹编手艺正在逐渐失传。“做竹篾很辛苦,收入也不高,年轻人很少愿意学。”谈到此话题时,应龙虎脸上多了一份担忧。他表示,老手艺要活下去,必须赢得年轻人的市场,无论是工艺还是审美,都要进行结合再创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