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再念"治水经":"美丽河湖"建设添城市秀色

11.12.2019  20:01


浙江美丽河湖。钱晨菲摄

  中新网浙江新闻12月10日电(钱晨菲 朱智翔 晏利扬)钱塘江,绵延千里,潮扬天下;西湖,景色秀丽,远近闻名……行走于之江大地,江南水乡村落,农家枕水而居,江河湖泊随处可见。

  浙江自2018年起启动实施了以“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显、管护高效、人水和谐”为目标的美丽河湖建设,并在今年将其列为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之首,拉开了全域美丽河湖建设的大幕。

  2018年,浙江共建设市级美丽河湖152条(个)、省级美丽河湖30条(个)。今年实施的176条(个)、2000余公里美丽河湖也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和市级验收,进入最终的省级复核阶段,浙江“大花园”再添秀色。


浙江某地水域。钱晨菲摄
 

   由“脏”到“清”擦亮美丽河湖底色

  建设美丽河湖,河湖水清是基础,也是前提。

  初冬,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岩头闸附近的水面上碧波荡漾,几只白鹭在水岸间蹁跹休憩,三三两两的市民或闲庭信步或休闲垂钓,俨然一幅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诗画江南美景。

  几年前的岩头闸曾是浙江省控劣V类水质断面之一,由于流域面广、工业园区厂房密布,该流域内垃圾成堆、污水直排、河水浑浊脏臭。2017年,椒江将岩头闸作为治水剿劣攻坚战的主战场,挥出沿河拆违、截污纳管、清淤清障、生态修复、中水补水、关停养殖场、联合执法等七把治水“利剑”。

  在消劣的同时,为确保断面稳定消劣和水质的进一步提升,当地还实施了岩头闸生态湿地工程。“我们请浙江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采用‘水平流湿地+生态塘+表流湿地’技术,打造了生态‘净水器’。并将全省出水量最大的中水回用河道项目引流至此。”椒江区海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洪世宋说,现在河道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Ⅲ类至Ⅳ类水标准。

  从浑浊脏臭到水清鱼曳,岩头闸的蝶变只是浙江河湖水质由“脏”到“清”的缩影。为擦亮美丽河湖“清”之底色,浙江从感官污染最明显的垃圾河、黑河、臭河入手,深入推进了截污纳管、河湖库塘清淤、工业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排放口整治和生态配水与修复等多项治水工程,全面实施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升行动、河(湖)长制标准化管理提升行动、督查督导机制提升行动等“美丽河湖十大提升行动”。

  截至目前,该省共有6500公里垃圾河、5100公里黑臭河清理完成;58个县控以上劣V类水质断面和1.6万个劣V类小微水体全部销号;地表水水质稳步提升,其中今年前三季度,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同比上升4.1百分点。

   由“清”到“美”点亮美丽河湖秀色

  建设美丽河湖,河湖水岸景色秀美是关键,也是重点。

  壶源江,钱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金华市浦江县西部边陲海拔近800米的花桥乡高塘村。浦江县水务局副局长祝昌红介绍,由于年久失修、疏于管理,壶源江流域的多处堰坝和防浪墙已经破损,有的支流溪滩接近干枯。

  对此,浦江以绿道全线贯通江两岸,在绿道靠近农田一侧种上高低错落的紫荆花、紫薇、木槿花等花木。另一侧,用石块垒成防浪墙,保留河道原生植物,与周边景致融为一体。对于破损的堰坝,浦江则在重修的基础上进行了特别的设计,把堰坝修建成鱼尾鳞片造型,打造成石桥和亲水平台。

  “此外,我们还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壶源江上的人文历史、水文化。”浦江县河道管理站站长傅克平说,在修复古迹工程的基础上,用石刻碑记录壶源江的治水历史,用仿古展牌描绘古埠头、古桥、古堰、古井的一幅幅画卷。

  “壶源江的治理是浙江探索实践河湖生态治理的典范。”该省治水办(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美丽河湖”建设在侧重结构安全、持续改善水质的基础上,把保护和修复河湖生态放到重要位置,深入挖掘展示江河湖泊的文化和乡愁,凸显地方发展和特色。

  眼下,生态廊道、山海水城、河川公园等各具特色的“美丽河湖”探索样板已在浙江各地不断涌现。此外,浙江还将形成浙北江南诗画水乡、浙西秀丽河川公园、浙东滨海魅力水城、浙中锦绣生态廊道、海岛风情花园的五大“美丽河湖”新格局。

   由“美”到“亲”提升美丽河湖成色

  人因河湖美而乐,城因河湖美而兴,河湖与人、城的亲水共生正是美丽河湖建设的目标。

  在浙江嘉兴,因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排,海盐人的母亲河白洋河曾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黄河”。如梦方醒的海盐人掀起了一场“拯救”白洋河的整治行动,数年间,不仅美丽的白洋河在海盐得以重现,依河而建的白洋河湿地公园、梦湖公园也相继建成开放。

  “白洋河湿地公园,注重原生态的开发,利用景观自我修复功能,整合渔塘水域资源,通过理水筑岛的手法,将亭、轩、景观桥等具有江南特色的园林建筑、丰富的乡土树种及湿地植物融入整个环境中。”海盐县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云飞说,如今的公园已成为海盐城市“后花园”,每天来休憩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

  水清景美人欢,白洋河变化带来的红利远不止于此。在白洋河治理蜕变中,当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形成了“顶网挂杜瓜,田里种水稻,水面养南湖菱,水底游着泥鳅”的稻田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打造了“南北湖·五味村”的乡村旅游品牌。

  “稻田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让亩均年产值高达2万元,最高一亩创收6万元。‘南北湖·五味村’的乡村旅游品牌,在今年国庆节长假更是吸引了22.46万人次的游客,同比增长42.05%。”穆云飞说。

  “美丽河湖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民众获得感是美丽河湖建设的重要参考因素。”浙江省治水办(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美丽河湖建设不仅是对水质和环境的单一考量,更是对流域生态绿色发展的综合性评价。除了恢复好河湖的自然属性,还要充分发挥其惠及一方城乡、一方百姓的社会属性。下一步,浙江将加快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形成“一村一溪一风景、一镇一河一风情、一城一江一风光”大美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