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科视域下的浙学研究

10.08.2019  09:11

    2019年6月1日至2日,“浙学论坛2019:浙学新视野暨‘东南三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浙江省浙学传承与地方治理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承办,共有来自海内外的老中青学者14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议题涉及文学、史学、哲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会议共收到论文118篇,其中青年学者论文61篇。为鼓励青年学者,会议还评出“青年学者浙学研究优秀论文奖”5名、“青年学者浙学研究优秀论文提名奖”9名。与会专家学者回顾了浙学研究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并就新学科视阈下的浙学研究如何展开进行了多维度的研讨,主要聚焦以下五个方面。
    浙学内涵及其精神价值研究

    如何理解浙学的思想内涵及其所体现的精神价值和当代意义,是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也是此次会议研讨的重点之一。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从“浙学”的概念辨析入手,通过对思想史的脉络分析,结合不同时期浙学代表人物的思想特点,解答了“如何理解浙学”的问题,指出浙学既具有地域性、空间性,又具有其一脉相承的学术风格,即具有鲜明的批判意识,注重理论的思辨、现实的关切和历史观念。浙江工业大学梅新林教授分析了浙学思想之于浙江文化演变发展的意义,指出浙学的内在精神价值是浙江文化精神的重要基石,浙江文化的核心精神“经世致用、与时俱进”与浙学思想的精神价值是内在契合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吴光研究员梳理了浙江历史文化发展的背景和脉络,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浙学所内含的实事求是、兼容并包等具有当代价值的基本精神。复旦大学何俊教授指出,宋代以后朱子学研究是对浙学的开拓,除思想本身外,还应从地域、时间、政治等要素进行考察。浙江师范大学李圣华教授认为,历史上对于浙东学派与浙西学派内涵认识的差异,是由于学者立场、师承和眼界不同所导致的,他通过对称名与内涵的考辨,总结各家之说的得失,指出浙学从本质上说是南宋兴起的一个学脉。
    南宋之后,明代阳明心学是浙学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对阳明心学及其影响的讨论,也是会议的一大热点。黑龙江大学魏义霞教授从陆王心学思想的比较出发,指出“心即理”体现了陆九渊哲学与朱熹、王守仁同异并存的复杂关系,彰显了陆九渊迥异于王阳明思想的独特性,并进一步提出儒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形态、不同样式的丰富性。湖北大学姚才刚教授剖析了黄宗羲的“四句教”观,认为黄宗羲从心学立场对王门“四句教”作出富有新意的诠释,对“四句教”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修正,由此进一步澄清王门“四句教”相关问题并深入探讨黄宗羲心学思想。杭州师范大学张天杰教授以明清之际吕留良、陆陇其对阳明“四句教”的批判为中心,讨论了易代之际心性、善恶思想的重要转变,特别指出他们在《四书》类著作中对心、性、天等问题的辨析,是清初朝野间“尊朱辟王”思想运动的重要部分,对推尊朱学、维挽风气起到了重要作用。
    浙学学术史研究
    对浙学学术史的回顾与思考,是传承浙学、服务当下的精神动力和学术基础。浙学自南宋以降,蔚为大观,至明清则与皖派、吴派鼎立于乾嘉学坛,其间涌现出许多大家名家。会上,美国哈佛大学包弼德教授从德行、政治、文学等多角度探讨了吕祖谦在宋元婺州学术史的地位,全方位展现了吕祖谦思想的丰富性。华东师范大学严佐之教授从明代归有光《浙省策问对》出发,探讨了明人对“浙中道学之传”的认识及其体现的文道观,认为“浙中道学之传”的“浙学”观具有多元兼容并进的特点,虽然进路有所异同,但道统正偏不容妄议,并进一步比较了归有光和刘麟长的“浙学”观,展现了明人对浙学学术史认识的不同视角。日本学习院大学王瑞来教授认为,南宋立国江南,政治和经济中心再度重合,使得宋代士大夫政治催生的理学,经过自然浸润与庆元党禁的刺激而发展为道学,使江南儒学在特定场域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复兴,其弘扬的道统超越了王朝和族群,并由此奠定了明清儒学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陆建德研究员以许缄甫为中心,关注了历史转型期的浙江学人,提出浙学要走出“本质主义”的思想影响,开拓研究视野,考察其他省籍学者在大浙学概念下的贡献,学习传统学人走出传统学问、学习新学问的思想和方法,并将这一思想方法运用到新时代的浙学研究中去。
    浙学在明清学术史发展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钱明研究员通过对王门分化后各流派之间重要调解人程文德的生平、思想、交游考察,探讨明中叶金华儒学的传承演变。浙江大学金晓刚博士对《宋元学案》在道光年间的校补、刊刻作了考察,认为其实质是汉宋两派摒弃门户、互相重视和吸纳,是两派在恢复儒家“通经致用”等传统方面的共识,是经世实学兴起的表现。宁波大学钱茂伟教授同样关注到清中叶浙东学人王梓材在汉宋融合学风中的贡献,认为其对《宋元学案》《全校水经注》《世本集览》三部书整理、补遗是宋学复兴思潮和经世致用之风的体现,更有向近代学术转型的趋势,在中国学术转型时期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浙学文献研究
    文献学是浙学的基本内涵之一,自宋代以来,浙学即体现出重视文献的学术特征。山东财经大学王继训教授在关于浙学文献资料挖掘与整理的相关问题上,提出浙学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文献的补充材料、石刻墓志等实物资料,同时应该注意到民间文献的发现与使用,从而找到新角度、发现新问题,平衡理论与史料关系,以此追求历史真相,充分体现了浙学的重实精神。浙江师范大学黄灵庚教授以宋本郑注《礼记》批注存世孤本为考察对象,考证其批注者为宋元之际婺州学者金履祥,并通过批注探讨浙学之求实学风,从而说明金氏作为朱子后学与朱熹之学的异同。安徽师范大学刘健雄对新整理出版的《横浦集》标点断句、校勘辑佚等问题进行纠误补遗,在研究方法上体现了浙学重视文献的学术传统。西藏民族大学任群副教授通过详细梳理《北山集》的祖本编刻、流传及清代刻本、抄本情况,揭示两宋之际文学家郑刚中诗文集的版本问题。
    浙学文脉与文章研究
    浙江自古以来文脉昌兴,文学创作是浙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宋代士人多轻文,但浙东文人对文章学十分重视。元明清以降,浙东文脉渐盛,大家辈出,奠立明文之基。浙江师范大学慈波教授对宋代最重要的诗文总集《宋文鉴》之编刊过程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隐微,指出文与理平衡是南宋浙东学术主流,《宋文鉴》的价值不应局限于文学领域之内,同时也是全面了解与诠释以吕祖谦为代表的南宋浙东学术思想的良好载体。浙江工业大学项鸿强教授关注到《宋文鉴》在编撰中对诗体分类谱系所具有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认为这一编次方式对此后的总集、别集编撰产生深远影响,对元明文人诗学“辨体”发挥重要作用,并促进“明体法”这一诗学兴趣点的产生。南开大学查洪德教授探讨了元明之际“金华四大家”宋濂、王袆、胡翰、戴良的诗文成就,认为宋濂诗文成就和影响在四大家中最高,王袆是与宋濂并称的文章家和史学家,胡翰的特色是学者之文,戴良的诗文理论有其独特价值,并进一步指出原为朱学正宗的金华学派在“北山四先生”之后衍变为文派,宋濂等人的去文返道虽然没有成功,但也为恢复纯正朱学做出了努力。上海外国语大学史伟教授对朱熹《诗经》学及其在元代影响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杨维桢铁崖体为比较对象,从反面揭示出朱熹《》学对于诗歌创作风格的解放,影响了明代中后期诗歌创作风格的形成。南通大学张祝平教授从自宋至明科举经义“股体”文章的发展角度,通过对科场试卷的详细考辨,探讨了科举文体变化过程中浙江举子士人所发挥的作用。
    东南三贤与浙学思想研究
    东南三贤在宋代文化中鼎足而立,朱、张、吕、陆等学者并行一时,奠立了南宋乃至后世的学术基础,对中国思想文化皆有深远影响。会议有关东南三贤的论文主要围绕朱熹、张栻、吕祖谦的思想论辩、异同为中心展开。其中,台湾东海大学蔡家和教授以《知言疑义》中朱、张、吕对胡宏思想的论辩为中心,探讨了四人不同的思想大要和学术主张,认为朱子早年受到胡宏“性体心用”影响,但在《知言疑义》中有所新悟,出现了以新说反对旧说的情况。张栻多半附和于朱子,而吕祖谦又与朱、张不同,对胡宏的《知言》能有一定的同情与理解。与此相似,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赖尚清助理教授通过考证朱子与张栻《仁说》的初作和定稿时间,以及朱、张关于《仁说》论辩的书信序次、往复关系等问题,进一步讨论了朱子与张栻、吕祖谦有关“《仁说》之辨”的过程、思想发展演变脉络及相互影响。浙江师范大学刘玉敏副教授通过考察南宋湖湘学与浙学之间交往互动的三个阶段,提出湖湘学与浙学的频繁往来直接促成了南宋学术的繁荣,体现出思想上相互吸收而又保持各自特色的学术特点。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徐艳兰博士从吕祖谦学术地位“升—降—升”的演变入手,分析了南宋到元明清道统与学统两大学术理路之间的角逐。
    理、气、心是宋明哲学的重要概念。同济大学朱义禄教授从朱熹与黄宗羲对“一本万殊”概念的诠释进行比较,考察宋明学者思想的异同性,指出朱熹以“理一分殊”来论“一本万殊”,渊源于周敦颐和佛教的禅宗,黄宗羲则继承了王阳明心一元论,并将之应用于学术史观和思维方式上,具有积极意义。上饶师范学院朱子研究所徐公喜教授提出朱熹晚年有三个学术转向,包括由道通理论阐发到政道实践设计的转向、由理学理论构建到政权制度建设运用的转向,以及由义理内涵阐发到文献基础考据的“汉宋兼采”转向,指出这些转向是朱子学术思想由中年内圣倾向逐步转向“明体达用”“传斯道而济斯民”外王的实践性理论探索。上海博物馆敏求图书馆陈才副研究馆员通过对朱子《诗经》学形成背景的剖析,指出朱子《诗经》学的变化受到了社会历史背景和学术文化背景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诗经》解释体系。湖南师范大学郭园兰副教授认为,朱熹对“离爱言仁”说的批判是其重视儒家沉潜、涵泳的结果,与朱熹的理学体系建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理学体系在批判中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
    此外,此次研讨会还涉及古建筑、民俗、医学文献、传播等研究方向,体现浙学研究正在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以及浙学研究正在获得更广泛、全面的关注和支持。如浙江师范大学陈彩云副教授分析了元代江浙地区士人家族祭祖方式的转变,合肥师范学院陈露博士关注浙江新叶古村的历史文化与建筑等。
    浙学虽以地域命名,但浙学研究不仅是地域文化研究,更是全国性的学术研究。此次研讨会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立足于新学科视阈,对浙学研究展开多角度、多层面探讨,是浙学“重实”与“致良知”精神的再续,也是复兴浙学在研究和传道上的一次有益交流。相关研讨体现了文学、史学、哲学的碰撞与融合,充分说明了浙学传承与创新之根本在于不割裂历史,在于实现文章、思想、道德的结合,实现学术和信仰的统一。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学科视阈下,浙学研究将从新起点起航,传承历史、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力求建构一个具有新时代视野的新浙学,使浙学的精神与价值为“文化浙江”建设和中华文化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浙江师范大学浙学研究院 方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