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驱动产业转型 政协委员热议"科技强省"激活浙江"智造"

26.01.2016  21:36
  省政协科协和科技界联组讨论,委员们发言热烈

   浙江在线杭州1月26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吴佳蔚 实习生/梁婧娴 编辑/沈正玺)  过去的五年,浙江攻坚克难,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等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未来五年来,如何保持优势?连日来,浙江各界政协委员围绕机器换人、人才驱动、电商换市等话题各抒已见,纷纷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科技创新推动机器换人

   加大校企、产学结合度

  省统计局对浙江6万多家企业做的科技创新调查显示,浙江有创新的企业占到47.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5.8%。这充分说明在浙江,企业已成为创新的主体。

  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高校、科研院的结合度并不尽如人意。省政协委员、省统计局普查中心主任陈晓明说,浙江的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信息,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影响分别只有7.5%和6.5%,是全部14组创新信息来源的第11位和第13位。

  “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迫在眉睫。”在陈晓明看来,要更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构建支持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要补上成果转化的短板,改革现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考核机制。政府应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建学科机构,实施项目合作,形成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同合作的机制,从而有效配置资源。

  在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省委会副主委李有泉建议,要积极引导民间金融资本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完善政府财政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科技贷款、科技债券、高新技术产权交易、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搭建平台招才引贤

   人才驱动助力浙江“智造”

  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筑梦者”集聚在杭州城西的百年古镇仓前,赋予她一个激昂而不失诗意的名字——“梦想小镇”。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浙江是梦开始的地方,是未来成功的起点。

  站在“十三五”的起点上,浙江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驱动。“相对经济来说,教育科技一直是浙江发展的短板。”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李浩然表示,说到经济,浙江居民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但说到人才,与号称“人才磁场”的北上广深相比,浙江还有距离。

  李浩然建议对高层次人才提供资金补助,吸引更多聪明的头脑为浙江出谋划策。他介绍,对于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人才,浙江省给予了每人100万元的引进补助,吸引了大批优秀“海归”来浙江发展。然而,对于外省人才,却没有相应的补助。“建议浙江在挖外省的高层次人才过来的时候,也提供与‘海归’们同等的补助。”李浩然说。

  近几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知识性经济初露锋芒。说到大学生创业群体,省政协委员、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虞晓芬希望学校能开设创业类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课程内容应更加与国际接轨,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课程内容与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水平相匹配,甚至适当领先。

  光靠课堂是不够的,还要通过社团、创新协会、未来企业家俱乐部等平台,加强大学生创业者与社会的对接。虞晓芬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引进社会的创业导师和创业基金,指导帮助大学生创业。

  对于高校而言,如何把技术转化为实践,把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虞晓芬说,应明确一些产权,鼓励科研人员拥有更高的个人知识产权的比例,“只要对社会有贡献的,都应该给相应的知识产权比例,培养一批既是高校学者,又是科技型人员的人才。”

   电商换市推动转型升级

   委员“抢话筒”分享达沃斯经验

  在刚刚落幕的达沃斯论坛上,马云以一场“私人晚宴”惊艳了各路大腕。抓住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大好机遇,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搭乘“互联网+”这班顺风车,逐渐在全球经济互融共通的大背景下争得了话语权。

  对于未能随行感受达沃斯风采,省政协委员、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童文红直言略有遗憾,但令她欣喜的是,在今年李强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0件实事”的第6件,就是加快电商服务网络的建设。她坦言,现如今,互联网已不再神秘,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怎样利用这个“工具”使企业达到转型升级的目的,来做经济的下一个版本?童文红建议,加大农村网络建设,让农村更多原本外出谋生的人选择回流,扎根故乡创业致富。她介绍,2015年,阿里巴巴在全国200多个县、14000个村开设了农村电商服务站。其中,浙江省占到17个县、1134个村。“这已经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制定的‘新建3000个农村电商服务站’任务的一半了。”

  相比童文红,省政协委员、浙江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田宁,为了分享他的“达沃斯经验”,在昨天的科技界联组讨论会上连抢12次话筒“险得”发言机会。

  田宁建议,为中小企业投身互联网提供引导基金,进一步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同时,发动各类社会力量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比如阿里巴巴等规模企业及科研院校、行业协会,不定期为中小企业开展‘互联网+’相关知识培训,引导他们优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