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创新推行乡村“百姓大舞台”探索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新路径

25.09.2017  22:06

  针对农村文化活动资源相对贫乏、数量相对偏少、内容相对单一,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元化文化需求的实际,宁海县积极探索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创新推出乡村“百姓大舞台”活动,采取党政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鼓励群众自办节目、自我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已举办“百姓大舞台”活动230余场次,受惠群众达12万余人次。

   打造全舞台“节目链” 变观众为“主演

  通过政策引领,激发群众自办文化“主体”意识,变“围观”为“主演”,推动文化服务自给自足。一是以“我要上春晚”为动力,鼓励群众自创节目。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举办优秀原创节目汇演,打造草根“春晚”。据统计,已扶持乡镇(街道)特色文化活动项目40个,培育群众自创节目155个,平均每场“百姓大舞台”群众自创节目占80%以上。二是以“群众民意”为导向,杜绝“一台晚会演到底”。节目构成、舞台形式等由村民自主决定,鼓励群众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明确各乡镇(街道)戏剧专场等常规活动全年不超过3场次,有效杜绝“一台晚会演到底”现象。三是以“小成本制作”为原则,鼓励探索舞台共建模式。每场“百姓大舞台”活动费用控制在1万元内,积极探索村企合作模式,共同策划晚会内容、共同承担舞台费用,既丰富群众生活,又宣传企业文化。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已举办“百姓大舞台”共90场,村企合办19场,占总数的21%。

  打造全舞台“人才链” “文化输血”变“文化造血

  大力提升群众自身文艺素养,培育草根文化人才。一是组建梯次导师队伍,开展“菜单式”帮扶。统筹全县文艺人才资源,采取“2+2+N”的形式,为每个乡镇(街道)配备2名“百姓大舞台”工作指导员、2名专家型文化志愿者、100余名各文艺类别专长志愿者,“菜单式”帮助基层培育原创节目,指导节目质量。据统计,月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30余次。二是组建乡土文体队伍,实现“常态化”运作。实现各乡镇(街道)文联全覆盖,为363个行政村各配备一名专职文体管理员,负责“百姓大舞台”工作策划、组织、运作。三是培育草根文艺人才,加快“内生型”发展。利用全县群文讲堂等平台,免费提供乡村文艺人才培训,通过优秀业务文艺团队、文化带头人评比等,培育草根文艺人才。目前已挖掘基层特色文化团队637支,培育文化带头人400余名。

   打造全舞台“机制链” 变“一阵风”为“可持续

  建立长效机制,以制度管人管事。一是建立联动工作体系。组建县委宣传部牵头、文广新局主管、文联联动、乡镇(街道)主体、村社落实的工作体系,形成各部门单位既分工负责又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县本级拿出145万元专项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扶持,乡镇(街道)设立工作经费,形成县级奖补、基层配套、村级自筹、企业赞助等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模式。三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制定全程监查制度,即事前申报,由宣传文化部门进行把关;事中网络同步备案审查;事后综合评判,确保“百姓大舞台”导向正确、质量优良、影响深远。

   打造全舞台“内容链” 变活动舞台为文化阵地

  立足“以文化人”,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一是融入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建立县级配送节目库,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迎接十九大”“五水共治”“最多跑一次”等六大版权块。鼓励镇村围绕主旋律多元化创设节目。二是融入文明建设,弘扬好家风。深入开展“好家风、好家训”主题活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是融入传统特色,活跃“乡土”文化。为乡土文化搭建展示平台,活化传承乡土文化,引发群众文化共鸣,激发乡土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