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以“四化建设”破解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难题

23.02.2018  22:22
        2017年以来,宁波市安监局以贯彻安全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提升安全生产“法治化、标准化、社会化、智能化”建设水平,着力破解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难题。在化工原料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全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确保了该市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推进法治化治理。强化依法行政,围绕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持续推进法制宣传、规范培训和严格执法。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法治宣传力度。通过集中宣贯、参观交流、微信推送等方法,着重加强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的宣贯和解读,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法治意识,提高依法生产经营的自觉性、主动性。建立定期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和化工园区公众开放日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正面主动引导,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普及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与对危险化学品的科学认知水平。二是依法严格实施安全生产培训。重点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管员的培训。为抓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对全市危化企业及主要负责人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落实国家培训大纲要求,精心设置课程,挑选了安监总局国际交流中心知名安全专家讲课。培训坚持课前有签到、课中有点名、课后有交流。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全程参与,带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2017年该市共培训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3200多人次。三是严格监管执法。根据安全风险程度和安全状况确定了20家危化企业实施市县两级“叠加式”监管,完成36家企业的年度执法检查。实现危化企业事前处罚零突破,全年直接立案9起,罚款32.7万元。其中对石化区某韩资企业处罚11万元,倒逼企业投入安全生产资金5000万元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对2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予以暂时停产停业,1家难以整改的危化企业予以关闭,1家安全隐患较多的企业予以曝光;约谈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中金石化以及锦莱化工等企业主要负责人。积极探索日常监管执法和安全生产许可审批、评审达标等关联起来的制度措施,依法督促企业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自觉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规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一是健全标准化监管工作流程。出台《宁波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管理办法》,按照高危企业的类别、安全风险程度、安全管理状况等,将企业分为重要、主要和一般三个级别,并针对不同的级别确定不同的监督检查频次,同时对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依据以及检查方式做出了详细明确的指导,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内容和标准。二是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通过专家咨询服务、评审质量抽检、证后退出、动态管理等工作机制,全过程管控标准化创建工作质量,截止到2017年12月底我市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共有235家,其中二级标准化5家,三级标准化230家,因安全生产条件不符被取消标准化资格的企业1家。三是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选择逸盛石化等7家企业开展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试点工作,由国家安监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进行辅导,通过现场评估辅导、过程安全管理工具应用培训以及参观学习优秀企业实践等方法,逐步推进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要素的落实。通过推进危化企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以安全标准化为骨架,以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为网络,全力提升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提高社会化水平。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中介机构力量的培育,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和社会责任,为安全生产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智力支持和社会监督。一是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该市安委办联合市金融办和市保监局共同下发《关于在高危行业全面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的通知》,全力推进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部完成投保。通过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服务”运营模式,将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与商业保险相结合,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风险控制和社会管理功能。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危险化学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并作为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率调整确定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强化市场机制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二是大力推行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制定了《宁波市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引入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暂行办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企业自主选择等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危化企业的安全管理、特殊作业管理等环节进行指导,有效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目前已实现北仑区、大榭开发区及石化区三个危化重点县市区高风险特殊作业第三方服务全覆盖。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构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协作交流平台,目前有33个成员单位,分为石油化工、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3个行业小组,每季度开展1次小组活动,每月开展1次“一对一”帮扶活动,并根据年度检查计划,组织成员单位间的安全互帮、互学、互查等活动,逐步营造“企业帮企业,区域带区域”的互助氛围,实现企业间安全生产资源共享,有效推动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四、推广智能化应用。积极探索建设政府建设管理、企业申报信息、数据共建共享、部门分工监管的综合信息平台,推动智能化、精准化动态监管。一是推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与事故预警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在全国16个试点城市中,该市大榭开发区率先建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与事故预警信息系统,7家试点单位已接入相关信号,进入调试运行阶段,形成集日常管理、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应急联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应急指挥和信息平台,实现对园区内危化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在线实时监控和事故预警。该市下步将在石化区、北仑区等化工园区推广建设,进一步提高该市重大危险源管控水平。二是全面推进大数据智能管控。依托浙江省危化品大数据平台,建立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公告和安全生产状况报备制度。给该市危化生产企业每家补贴2.5万元,推动企业通过“浙江省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隐患管控日志”系统每天进行安全风险研判、承诺公告和安全生产状况报备,并在企业门口通过电子大屏幕将企业状态、风险等级、安监提示及企业承诺对社会进行公示告知,有效提升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安全风险的管控水平。三是推动重点企业智能化改造。在企业自查自纠、县市区排查的基础上,委托中国安科院宁波分院对该市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102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全面诊断,责令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的43企业完成整改,推动宁波金海晨光化工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完成自动化系统改造升级工作,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