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综合施策助推高校“弯道超车”发展

20.06.2018  01:33

宁波是高等教育后发和新兴地区,上世纪末以来,通过连续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1999-2004年)、构建和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2005-2012年)、实施产教协同创新发展(2013年至今)等三大战略,基本形成了结构完整、体制多样、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全市共有高校15所,其中全日制本科高校7所,高职高专院校6所,成人高校2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15.61万人,专任教师8673人。全职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名,省“千人计划”专家25人。宁波大学成功跻身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在甬高校共有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0个。高校开设的专业基本覆盖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一、二、三产业,培养层次涵盖了从专科到博士多层次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宁波市高教发展面临新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家出台“双一流”战略为地方引进高水平大学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启了我国高校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新征程。“双一流”战略实施以来,国内高水平高校积极扩大与地方的合作,以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这为宁波市引进优质高教资源提供机遇。另一方面,国内高校争夺日益激烈。随着国内城市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进入创新驱动的新时期,各地对高等教育日益重视,纷纷出台举措引进名校名院名人,掀起新一轮的高校争夺战。以深圳和青岛为例,深圳制定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近年来每年投入近100亿元高教经费,北大、清华、香港中文大学、莫斯科大学等著名高校纷纷在深开展合作办学;青岛作为高教基础相对较好的地区,也出台《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山大青岛校区已建成投用,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的20余所青岛研究院相继落地,并力争在2020年实现普通高校50所、在校生50万“双50”目标。我市高等教育在“三大战略”的推动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由于我市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弱、积累不深等历史原因,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差距。对此,宁波市教育部门从综合施策、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一是分类推进在甬高校整体水平提升。支持宁波大学加快“双一流”高校建设,向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迈进。以创建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支持宁波工程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应用型本科高校跻身国内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行列。支持一批高职院校以专业为载体,对接优势产业,支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争创全国高职教育“高水平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院校,巩固和增强在省内、国内的领先地位和优势。支持宁波诺丁汉大学保持国内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领头羊地位,完善国际化办学体系,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支持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转设宁波市举办、省管市属、独立办学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在浙江大学支持下,通过10-20年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百强高校。支持宁波教育学院转型为以教育师资及有关产业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

二是大力引进名校名院名所来甬办学。加快推进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建设。目前,我市教育部门正在就河海大学宁波研究生院(海洋学院)等项目进行对接。近期,还与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俄罗斯列宾美院等国内外名校进行了初步意向性对接,都得到积极响应。积极洽谈引进“国际友好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尤其是“中东欧16国”的著名高校,依托宁波帮,推进宁波与新加坡、香港共建共享优质高教资源。

三是大力优化高校以服务行业产业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布局。支实施新一轮宁波市高校学科、专业能力提升计划,以服务我市“3511”产业和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八大细分产业需求为导向,四年内推动建设50个市级重点学科,85个市级重点专业,形成布局合理、服务能力卓越的市级重点学科专业布局。主动对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改革、“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面向芯片产业、海洋经济、智能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等行业发展组建学科专业群,支持在甬高校深化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学科、专业共建,引进先进技术、高水平团队,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流科研合作平台和产教融合平台。

四是大力优化高校高层次人才结构。进一步提高“3315”“泛3315”等人才计划面向高校的创新人才引进比例,重点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发挥“甬江学者”作为专业领军人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培养一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力争五年内再引进100位“甬江学者”。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申报建设研究生学位点,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努力促进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