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将国学“带进”畲乡 让传统文化“走出去”

28.07.2016  03:08
    中新浙江网7月27日电(记者 施佳秀 实习生 杨韵怡)记者27日从浙江工业大学获悉,该校人文学院“筑梦趁年华,国学暖畲乡”暑期社会实践队日前走进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沐尘畲族乡社里村,在村里开展国学教习、文化互递活动,并结合当地畲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共存的现状,开设特色国学讲堂,将君子之道和传统艺术带入畲乡。     社里村是一个汉畲共同生活的村庄,虽然文化较为丰富多元,但在国学教育方面比较薄弱,由于并没有意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村里也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村里的孩子们几乎都对中国传统国学一无所知,国学基础十分薄弱。     由于该国学班里有近20名6岁至14岁不等的小朋友,该实践队明确了班级规章制度,实行结对子的教学方法,分年龄层建立了若干学习小组,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文化支教。     论语、圣贤小故事等理论课程让小朋友们懂得了古之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戏曲教学、书法等实践课程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国学的热情;实践队书法老师郑炜循循善诱,一步一步教孩子们如何握笔、如何研墨、如何写“人”。     浙江龙游白石书画院院长徐欢兴在得知实践课程后,主动前来社里村对国画课进行指导,“这里的孩子非常需要你们,他们正缺国画与书法的启蒙教育。你们来了就好,你们来了就能激发他们的热情。”     同时,家长们也对实践队的内容给予肯定,认为实践队传授给了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很多他们从未接触的国学知识。社里村吕姓小朋友的妈妈说,“真的很感谢你们,凡凡(小名)是一个比较内敛的男孩子,但是这几天他胆子大了很多,更愿意去表达自己。每天会拿着自己写的毛笔字给爷爷奶奶看,也会在下课后自己安静地剪纸,凡凡这几天的变化非常大。”     除了“筑梦趁年华,国学暖畲乡”实践队将国学“带进来”,另一支暑期实践队“筑梦畲乡”实践队试图让畲族乡的传统文化“走出去”。     畲族乡四处密布竹林,竹工艺品发展历史悠久,但目前竹业发展相对滞后。据村民介绍,以往几乎每家每户的竹业销售基本上是以半成品原材料的形式,如卖春笋、办拉丝厂制造竹席材料等,近年由于市场疲软、劳动力成本提升、国外市场冲击以及环境保护要求,产业大不如前。     社里村林业管理人员蓝达春也表示,“现在没有人要竹子了,价格低,当然这也是产业转型的一大机遇。”     “后面的山就是我的天然工厂,自己做的,心里踏实。”龙游军傲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吴军傲介绍称,在当地竹材拉丝制造业因对环境具有一定负面影响而大量关停、特色竹业经济遭遇一定瓶颈的背景下,军傲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创新思路。     据悉,“筑梦畲乡”实践队计划于本月底前完成一部以竹筒酒为主题的广告片——《竹筒酒——用时间承诺珍贵》,同时完成政府政策调研报告和竹产业实地考察报告,以及对竹筒酒和竹工艺品的采访,并制作一系列沐尘乡竹特色明信片、书签以及图文信息宣传册,为当地竹文化产业做宣传推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