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夜读】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见识与格局

19.06.2018  12:01

  假日夜读

  决定人的视野的,决定人能看到什么风景的,

  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人内心的见识和格局。

  办大事,以识为主

  曾国藩说: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凡是办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识见,并以才能作为辅助。

  识指的是见识、内心的格局,也就是面对问题时的思维高度,必须有足够的认知高度。遇到大事,首先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是方针要有高度。

  曾国藩明确告诉我们,办大事要以“”为主,才气、才能不过是辅助罢了。所以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难以成就大事。当然这里的“”,不单单指知识,更指的是经验和见识。

  而“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则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抱着“尽人事以听天命”的态度。

  不要因为有自己不能左右的的因素就不去努力,更不能因为自己努力了,最终却失败了而去怨天尤人。

    国学大师钱穆老先生游一座古刹,看到一个小沙弥在一棵历经百年风霜的古松旁种一种观赏植物“夹竹桃”。

  老先生由此感慨地说:“以前,僧人种树时,已经想到寺院百年以后的愿景,而今,小沙弥在这里种花,他的眼光仅仅是想到明年哪!

  一个人大事难成是因为心中的格局太小所致。小沙弥种花,仅仅想到明年赏花;而僧人种植松树,则是看到了百年之后的愿景。这就是见识和格局的差别。

    见识与格局决定了你的层次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代表你水平的、展示你的生命层次的东西,不是金钱,也不是名利,因为这些都有可能失去。

  真正决定你层次的就是你的见识与格局。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内心“选择”看到的样子。这种“选择”往往都是不易察觉的。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暗示,继而会导致主体从客体中去佐证。

  喜欢某个人或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让自己在现实中搜寻印证,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最终形成一种「真是如此」心理定势。

  若是在愤怒、仇恨或是怀疑时,我们又会不断寻找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臆想,在偏执与愤怒、仇恨的情绪里,让暂时压抑的情绪得以宣泄。

  你相信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你相信潜规则,就会发现无数潜规则;你相信不公平,就会发现无数不公平;而你相信努力,就会发现努力真有回报。

  所以,决定人的视野的,决定人能看到什么风景的,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人内心的见识和格局。

来源:微信公众号 阳明心学传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