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和沉闷的工作”——记老红军、原地质矿产部离休干部汪绍京

02.09.2015  00:18

  

  上图为工作人员为汪绍京佩戴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阎炎 摄

  8月28日,记者在医院见到了97岁高龄的老红军、原地质矿产部离休干部汪绍京。因喉咙不适,老人几乎无法开口。国土资源部离退休干部局工作人员为他戴上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老人端详了一阵,轻轻说了声“谢谢”。

  正在医院照顾汪老的长女汪小燕,与记者聊起了他参加革命的故事。

  “我父亲是在太原师范学习时,作为青年学生发展为共产党员的,那是1937年抗战爆发前的事了。”汪小燕回忆说。汪绍京1918年生于山西省忻县,到太原前,读的是乾隆年间兴建的忻县第一学府秀容书院。

  汪小燕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可她说起儿时父亲唱给她的歌,《渔光曲》、《松花江上》、《毕业歌》等,大部分是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救亡歌曲。到太原读书后,这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很快受到进步思想的感召,投入抗日救亡洪流中,并在当时山西纷繁复杂的局面里,坚定地选择了跟中国共产党走。

  1936年冬天~1939年底,汪绍京是牺盟会的协助员。牺盟会全称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表面上阎锡山是会长,可从总部到各级组织其实有大量的共产党员。“父亲告诉我,他认识黄骅烈士,当年黄骅将青年学生里的党员召集起来,教他们怎样发展地下党员。”汪小燕回忆说。

  在2006年撰写的一篇文章里,汪绍京回忆了这段在阎锡山部队里做秘密工作的往事。他们在山西新军中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工作是绝密和沉闷的”,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他们“使这支武装牢牢地掌握在党的手中”。“1939年12月,当顽固分子企图消灭我党领导的山西新军时,我们奋起反击,最终取得了反顽斗争的胜利。”

  1940年~1945年,汪绍京先后任一一五师晋西支队教导员和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指导员。他曾用笔写过这段日子的艰辛。百团大战后,日军对根据地实施封锁,实行“三光政策”。外边的粮食运不进来,本地的粮食产量极低,战士们长期吃的是土豆和黑豆。

  为对抗日军的扫荡和封锁,根据地开展了以经济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大生产。除了救亡歌曲,汪绍京在家唱的最多的就是大生产的几支歌了。“大生产的时候,父亲是纺线能手,他有件毛背心,还是自己纺的线织成的。”汪小燕说。

  抗日战争胜利后,汪绍京随抗大到达长白山区,1946年~1950年,先后担任吉林省临江县委副书记、靖宇县委书记和梨树县委书记。正是在东北这片资源富饶之地,他与地矿工作结缘,1950年任辽宁扬杖子矿务局局长,1953年~1975年任国家计委重工业局副局长;1982年,他从地质部规划院副院长岗位离休。

  汪小燕告诉记者,谈起抗战岁月,父亲总是喜欢选些高兴的小事,部队在黑漆漆的山里意外抓了只山羊,纺线的奖励比别人多……虽然没能亲耳聆听这位老战士讲述革命的岁月,但从其家人的叙述和他自己的文字里,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坚韧的乐观精神。这正是无论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都值得我们汲取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