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实 见真章】温州市全面深入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

24.08.2018  10:52

 

温州市全面深入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

 

【本站8月24日讯】今年以来,温州按照“对标、创标、达标、提标”的工作思路,严格遵循“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景观化”的创建要求,牢牢把握管理事项任务化、事项操作流程化、流程处置闭环化、管理记录电子化、系统操作痕迹化的工作原则, 全面深入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经过半年的工作努力,该市已有152座(处)工程通过标准化管理验收,验收完成率达到了61%,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节点要求,另外210座(处)工程管护范围划界获得政府批复,划界批复率达到98%,所有创标工程的管理手册已全部投入试运行。

 

系统谋划,从无到有奠定管理基础

 

一是探索建立“一套体系”,绘制全周期管理过程线。在全省率先制定了海塘、水闸、中型水库、农村水电站等四类工程运行管理地方规范,明确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档案管理、控制运用、检查观测、维修养护等主要技术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先后组织编制了《大中型水库规范化操作手册》和《小型水库达标管理操作手册》,细化指导水管单位严格开展水库运行管理。通过文件形式明确了各类管理主体相应职责,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行业监管职责,各类水利工程主管单位承担具体监管职责,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具体承担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责任,物业化企业按照合同约定,依法承担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责任。

 

二是拓宽工程管理思路,借市场之力提升管理能力。先后出台《温州市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试行)《温州市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办法》《温州市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向社会力量购买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和标准文件为顺利开展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提供了政策和技术支撑。大力推行物业化管理,实现专人专业化管理,通过市场化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来增强竞争力,实现良性循环。目前全市已有162个水利工程实行了物业化管理,单年度合同总额达1500万元,通过实施物业化管理实现了工程管理专业化。

 

三是深化标准理念,夯实标化创建基础。标准不断深化。从2011年开始的大中型水库规范化管理和小型水库“十个有”达标创建到现在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温州市管理标准不断深化提升,不但解决了“管理标准有无”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管理标准执行严不严,细不细的问题。通过连续多年的创建,水管单位管理人员对标准化管理的理念意识不断深化,实现了从“要我达标”向“我要达标”的思想转变。

 

持之以恒,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滚动修编,强化管理手册纲领性作用。要求水管单位将管理手册修编作为标化管理重点工作,突出手册实用性,对手册中不符合管理情况的制度、流程予以调整修改,简化操作流程,明确了每一层级的操作要求和责任人。二是划界限权,规范各类工程管理边界管控。平阳县、乐清市、文成县、瓯海区、洞头区等县(市、区),年初就启动工程管护范围划定方案编制及报批,并在6月底全部完成了政府批复工作,为工程边界管控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也为下步创建工作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三是立足实际,用好用足信息化管理手段。泽雅水库、桥墩水库等水管单位充分结合自身管理实际,实现一个信息化平台管理工程运行各项事务,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实现了工程“痕迹化”管理,还显著提高了管理水平。四是上下联动,强化全过程监管。全面使用工程管理运行平台,并与省级标准化监督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工程信息、各类管理事项的动态数据均实时上传,县级水利部门将信息化平台作为加强工程监管的一种手段,每天登录平台查看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及时纠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五是加强人员培训,根据水管单位负责人、乡镇分管负责人、水利员、工程管理人员等不同对象和管理需求,组织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培训,实现标准化实践操作和管理理念的全面入脑入心。

 

严格管理,促成长效机制建立

 

一是建章立制,确保管理考核实效。各地纷纷研究出台了标准化管理考核办法,从制度层面固定了考核的方式、内容及标准,保证了考核的严肃性 二是精准服务,解决创标重点难点。市、县两级标准化管理业务服务指导组下沉到基层,结合各类水利工程特点,为各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三是多措并举,打好督查通报组合拳。通过组织开展“回头看”专项检查和防汛检查,找出管理问题、补齐管理短板,并采取专项通报方式,对创建进度滞后、依标管理不严、动态数据完整率低、工程巡查率低等问题进行点名通报,督促各地加快创建进度,抓实创建质量,严格落实工程巡查制度,确保依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