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四种模式”做实产业扶贫助推低收入农户增收

22.05.2017  17:33

近年来,该县立足欠发达山区实际,围绕“茶叶、香榧、油茶、农家乐民宿、来料加工、农村电子商务”等区域特色产业,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全县近70%的低收入农户依托产业实现增收。2016年,全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14元,增长19.6%,增幅居全市第一。

一是“土地(房屋)流转+务工”型。 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经营业主通过流转或租赁低收入农户的土地、房屋并吸纳其就业,增加低收入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实现“一块土地两份收入”。如松阳县四都乡平田村20余户低收入农户将闲置老宅以每年七八千元的价格租赁给经营业主发展民宿,民宿业主又常年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人均年务工收入达2万多元,实现民宿发展和农民增收双赢。

二是  “借鸡生蛋”带动型。 鼓励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依托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与低收入农户结对,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如该县金铭中华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与20户低收入农户结对,免费给每户低收入农户赠送10箱蜂箱和蜂种,江提供养蜂技术培训,蜂蜜由合作社定价收购,实现户均年增收7500-10000元。

  三是订单收购带动型。 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与低收入农户签订农产品订单收购协议,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确保低收入农户稳步增收。如该县早生鹊山鸡合作社在全县建立16个无公害养殖基地,为低收入户无偿提供鸡苗,生产的鹊山鸡蛋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带动1000多户低收入农户户均年增收5000多元。

  四是合作组织带动型。 通过组建合作社、妇女之家等形式,发展来料加工专业村和集聚区块,引导低收入妇女实现家门口增收。目前全县累计培育27个专业村和2个特色集聚区,其中古市筏铺异地搬迁安置小区设立的“松阳县来料加工一条街”,集中11个来料加工点(22间店面),吸纳该小区和周边1000余名低收入农户发展来料加工业,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