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生态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21.10.2019  18:40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为了城市环境更生态化,而其打造路径,也应重“生态化

  2014年乐清开展“六城联创”,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次年11月通过省级园林城市考评;2018年9月,乐清向国家建设部申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到目前已建17个公园绿地近4000亩,仅去年8月后就投入资金5068万元,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提高园林绿化品质。(10月17日《乐清日报》)

  作为普通市民,对家乡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颇有想法。乐清市区近年打造了诸多公园绿地,极大改善了城市面貌和人居感受。这些公园绿地按位置、功能、面积和使用来说,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上应各有所侧重。

  像东塔公园、在建中的南门片文化公园、双雁公园、中心公园,及文化公园、市民公园等,位于闹市区或近闹市区,每日游园者众多,园内设施可打造提升得更精巧、更艺术化,如游步道建得更平整,更宜行宜跑,亭台楼榭的风格更接近江南水乡特色,又具空间时尚感。电脑化时代,建筑趋于千城一面的背景下,拷贝复制让设计变得容易,公园风格要避免落入这种窠臼,应在本土特色上下相当功夫。福州和温州自古皆称“榕城”,大榕树成为其城市特征。乐清既已评樟树为市树,不妨在公园的主要景观点、开阔地多植标志性大樟树,构成城市绿色标志。对道路绿化带,选择适当地点建一些特色小品,提升城市品位。

  乐清现有公园已注意嵌入乐清文化元素,但还远不够。比如文化公园竖立了乐清古代文化名人雕像,但这些雕像分布缺乏呼应,雕像本身吸引力也有限。公园的主题定位也待强化,如市民公园除了王子晋塑像、乐成八景和雁荡山浮雕等外,可以增加其他本土内容,使人感到公园主题更鲜明。乐清书法家、画家、木雕家等艺术人才颇多,公园建筑小品等鲜见他们的参与,有关方如果作出安排的话,他们会乐于一显身手。

  胜利塘公园、东运河沿河景观带、清和公园西部等公园绿地,面积大,视野开阔而位置稍偏远,可以定位为郊野公园,在打造好游步道、照明、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让园内树木、植株自然生长,控制新移栽大树,充分突出“野趣”。园林城市创建肯定要花钱,但宜侧重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不宜过度密植、贪大求洋、种植奇花异草,控制建造大喷泉、大水面、大广场、大面积硬质铺装,反对过度的大树移植、大挖大建——这种做法一来烧钱,二来并不生态。乐清人、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就说过,园林城市建设要“遵循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态优先、科学建绿的原则”。回想起来,东塔公园原称“肖梨园”,当初建园时是否必须将那些梨树全部砍掉?有待商榷。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投入甚大,如果精心筹划,做到一次规划到位,避免走“先有后精”的路,可以省下不少钱。这个创建周期可能费时不短,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科学合理地研究、探索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路径方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为了城市环境更生态化,而其打造路径,也应重“生态化”。

(作者为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