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创新开展“新教育实验五法”打造幸福教育生活

16.10.2018  01:57

2017年7月,东阳市被确定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区。一年来,该市积极探索,创新开展“新教育实验五法”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方法、提升教师素质、改变学生生存状态,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幸福教育生活。今年4月,在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上,该市“新教育东阳实验五法”作为专题进行经验交流。具体为:

一、整合亮点红线穿(红线串珠法)。用新教育理念的“红线”,串联东阳教改的多个亮点和成果,促进新教育实验与东阳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追求教育质量优化和教育水平提升。一是新教育贯穿“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把“体艺2+1项目”“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等纳入新教育实验,围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美育观念,加强拓展课程建设,确保达到“人人有舞台、个个展精彩、每天一小时、快乐自信来”的目标。二是新教育贯穿“全国区域性推进少先队课程建设示范区”。通过德育课程、少先队活动课、每月一主题等探索学校德育活动新形式。三是新教育贯穿“省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联系市”。紧抓“减负”和规范办学,研发卓越课程,构筑理想课堂,建设网络社区,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二、“三盟”合作抱团走(联盟抱团法)。制定《东阳市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学校联盟”建设方案(试行)》,组建24个“盟主学校”、26位联盟导师和123个盟员学校,推动新教育实验进入共同推进、合作发展的全新阶段。《方案》要求联盟导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超强的组织能力,为盟员学校提供优质服务;“盟主学校”必须发挥辐射带动引领作用,带领“盟员学校”,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进“十大行动”实施,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优化课程课堂、建设网络社区、推进每月一事、每天锻炼一小时、缔造完美教室、家校合作共建。截至2018年4月底,该市共开展各联盟抱团活动259次,参与教师5403人,教师开课531次。

三、两大机制并行排(软硬兼施法)。推行“软硬兼施”的新教育实验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增强校长、教师构建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内动力和执行力,采取“强制性”“诱致性”两大机制,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研究能力,促进学校的课程建设。一是强制性机制建设。实行“校长违规记分制”,规定凡校长违反“减负”规定被查实一次记4分,若记满12分且当年违规记分最高者,就地免职。截至目前,共查实3名初中校长违规补课,给予其记分诫勉谈话并全市通报批评。二是诱致性机制建设。以“智慧评价”为牵引,积极引导学校和教师树立全面教学质量观,增强对不合理的教学制度及行为进行有效的替代或改进,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的课程建设。

四、行动科研两轮转(课题实验法)。即用新教育理念来导航,借新教育课题来推进。各盟员学校有目标有规划地开展新教育科研工作,自觉地把新教育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把新教育的内容不断做深、做大、做强,做出成果,再运用教科研成果反过来推动新教育的“四个改变”,实现人的“全面和谐成长”,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情感,真正“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如南马教研基地开展了具有南马特色可操作、较成熟的《微课题研究的实施和管理办法》,彻底改变了少数教师做课题的传统;巍山镇中心小学实施语文组以集体智慧编撰了校本诗学教材,在2018年初结集出版《芝山园里学童诗》。截至目前,该市“聚集课程,关注课堂”课题占全部课题的80%以上。

五、网络教育智能化(智慧教育法)。利用教育云平台和“云校-东阳站”两大阵地,主动推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型升级。一是推动新教育网络战略升级,加强网络资源整合,升级改造主干万兆、千兆到校的东阳教育城域网,优化“宽带网络校校通”,实施班级和功能教室“最后100米网络接入工程”,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空间人人通”。二是探索“智慧新教育”路径。突出智能化管理,以实际行动探索“智慧新教育”,实现“人智机智结合、云端校本相融、线上线下呼应、数媒纸媒两用”。如该市开辟了网络学习“五大空间”、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平台、“智慧队建”活动、理想课堂网络直播、“线上线下互动”网络教研等路径,给新教育实验插上信息化、网络化和大数据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