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东文教路建成惠及周边4万多老百姓出行

07.07.2016  18:10

 

城北东文教路建成惠及周边 4 万多老百姓出行

在杭州城北最集中的文教区,有一条舟山东路美食街。因其地处城乡结合部,有4万余常住人口,仅舟山东路至树人街段每天有不少于1万人次出行,交通拥堵和环境“脏乱差”问题非常突出。随着这里实施城中村改造,为有效缓解上塘区块通行压力,一条沟通绍兴路至石祥路的东文教路,于去年12月7日正式开工建设。

日前,一条崭新的东文教路已全线建成并具备通车条件。(具体开通时间及交通组织以交警部门正式公告为准)

据了解,东文教路为南北向城市次干道,南起绍兴路,北至石祥路,全长2.16公里、宽30米,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每小时40公里,在道路东西两侧设置3.5米宽非机动车道和3米宽人行道。

建设方杭州市市政公用建设开发公司介绍,东文教路建设与其他道路建设相比最大的不同,是通过对原支小路拓宽和城中村村道拆迁组合而新建的,犹如“巧手工匠变戏法”。

变法一:道路,将原最窄的7米小道变为现在的30米干道

东文教路建设的原址,断断续续连接着红建河、七古登、蔡马及瓜山四个社区的村道和支小路,其中,姚家坝河至舟山东路段原是8米左右宽的老七古路,舟山东路至源清中学(台州路北)段原是7米左右宽的村道,从石祥路向南至树人街,全程都是坑洼不平,宽窄不一的村道与支路,但这条路却是许多沿线单位和小区的唯一出入通道。

项目负责人介绍,为满足沿线老百姓出行需求,在施工区域无法完全封闭的情况下,采取分东西半幅施工的方法,这样,一方面保证沿线百姓出行不受影响;另一方面,有利于铺开施工作业面,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在道路推进至七古登社区,针对新建道路与沿街4幢房屋最大高差达1.4米,给沿线居民带来诸多不便的问题,建设方主动联系设计、电力等部门,调整地下管线高度,将高差缩小至40公分,并在道路衔接处,增设了为小区检测污水管道的接坡设施,换来了老百姓好评。

变法二:架空线,“上改下”消除“蜘蛛网”视觉污染

原先走在七古路、学源路以及城中村路上,低头是林立的电线杆,抬头是纵横密布的电线,那些“蜘蛛网”,成了这个文教区块一大“标志”。

杂乱无章的架空线,既影响这里有着“吃货记忆”的人文环境,又给周边老百姓带来安全隐患。这次拓宽和新建道路采取“上改下”,即对220KV高压铁塔及电力线、10KV高压七古线、380KV低压电力线、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华数等架空线全部埋入地下,消除“蜘蛛网”视觉污染。此外,还将既有的老雨污水管、自来水管进行更新,形成了安全有序的地下管线网。

变法三:桥梁,将2座人行桥提升为满足通航条件人车分流的便民桥

东文教路建设涉及姚家坝和陈家桥两条河道。据了解,原绍兴路与七古路之间的姚家坝河上未设置机动车通道,只在西侧20米处有一座2.5米宽的人行桥;而在靠近北边石祥路处的陈家桥河上则是一座8米宽的简支梁桥应付通行。

怎么建设这两座桥梁?虽然在设计中并未明确是否有通航要求,但我们从城市发展的需要出发,最终选择了按通航要求建设这两座桥梁。现在按照具备通航能力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便可以最低的成本,降低未来可能提升桥梁的成本。

因此,这次东文教路建设,在姚家坝河上,新建了一座单跨30米现浇箱梁七古登桥;在陈家桥河上,则是改建了一座三跨66米的蔡瓜桥。这样,就为今后市民坐着游船去舟山东路美食街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