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迎红军”看浙西南革命中的军民团结

16.07.2019  09:35

  中新网浙江新闻7月15日电(记者 周禹龙 实习生 周悦磊 通讯员 洪关旺 刘关洲)伟大革命实践创造伟大精神,浙西南革命及其精神是例证之一。

  84年前,红军挺进师深入浙西南,坚持群众工作路线,出现了当地农军“三迎红军”的生动局面,最终缔造了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

  1935年5月10日,红军挺进师主力在刘英、粟裕率领下,进入浙江省松阳县西南边界。

  当日下午,浙西南农军(当地叫“青帮”)首领陈凤生、副首领陈丹山在安岱后外垟寺岭头迎候;11日上午,农军副首领卢子敬率领38名农军战士和学生举着红绿彩旗,敲锣打鼓在水店外幕寮列队欢迎;下午,在斗潭永福寺,“二陈一卢”召开欢迎红军大会,喊出“青红一句话,永世不分家”的政治口号。

  由此,“青”“红”大联合,军民合作开辟根据地的良好局面形成,史称“三迎红军”。

  “三迎红军”开创了浙西南地区军民合作的新局面,为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建设和保卫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之后,挺进师迅速组建了浙西南“地方政治工作团”,放手发动群众,特别有松遂龙边三县的农军和革命群众广泛参与,迅速聚集在共产党和红军旗帜下,形成了一股澎湃的革命洪流。

  6月初,小吉会议上,挺进师政委会全面部署了根据地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围绕根据地建设的武装割据为第一要务;根据地里的党政群团组织建设是主体;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则是指标性任务;快速开辟、全面建设根据地里的交通联络情报机构,力争在半年时间里基本完成。

  挺进师之革命星火,在浙西南俨然成了燎原之势,红了大半个浙江。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军民团结合作、携手共建这一关键。

  “三迎红军”创举与挺进师立足浙西南,与根据地军民齐发动、全参与、快速开辟、全面建设以及后来的根据地保卫战,血凝山川之英勇壮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在“三迎红军”最后的欢迎大会上,“二陈一卢”提出了“青红一句话,永世不分家”的口号,旗帜鲜明地把当地农军和群众号召起来,并始终努力践行这一口号。

  它既是农军首领面对广大群众的号令,又形象地比喻了红花绿叶相衬托、军民鱼水情深的关系。就红军挺进师而言,欣然接受军民大联合、开辟根据地这个事实,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在来松阳县之前,挺进师已得知在浙西南腹地有这么一支人数众多的农军队伍,还有“二陈一卢”为首领的大批革命志士。所以才会在撕开入浙突破口后,大踏步挺进松阳,急切与“二陈一卢”相会。

  事实证明,这步决策挽救了正处生死存亡危急关头的挺进师。

  “三迎红军”的出现本身有其必然性,并不是“二陈一卢”即兴发挥,更非因红军部队兵临城下,慑于其势之举。

  其实,在松阳西南边境之安民、枫坪、玉岩及大东坝两乡两镇,早在1926年就开始了“二五”减租减息斗争。从那时起,广大贫苦山民在“二陈一卢”等领导下,开展过反帝爱国和打击土豪劣绅的斗争。1928年,他们喊出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革命口号。1929年至1930年间,他们又假“青帮”之名,组织农军队伍,全盛时达5000余会众,在松阳、遂昌、龙泉边境开展打土豪、均贫富、平地权斗争。

  特别是1930年,其发动了多起农民武装暴动,范围涉及松遂龙宣四县,并打出“红军”旗号。暴动后来虽被国民党军警残酷镇压,主要领导人也被通缉追捕,但他们一直在寻找机会东山再起。

  其还多次到江西、福建、安徽等地寻找共产党和红军,寻求得到支持和领导。松阳这批农军首领及骨干,实际上是已经具备一定的革命思想、行动及理念的有志革命者。

  因此,“三迎红军”的创举,在浙西南有其必然性。

  假“青帮”之名,行农军之实的“二陈一卢”,其实是松遂龙边的农运领袖。这里的“青帮”,与上海滩黑社会帮派组织之“青帮”完全不同,它是一种斗争策略,实际行的是“均贫富、平地权”的革命群众运动。

  当红军到来时,其便义无反顾聚集在红军旗帜下,奋不顾身献出一切。这些特点及群众基础,决定了他们是红军可以信赖、依靠的革命力量。这也有力地诠释了为什么会有“三迎红军”这样一个非同一般的壮举,一个浙西南特例。

  “三迎红军”是由松阳农军领袖主动组织的,是在当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他们所能够提供的最高礼节及欢迎仪式。自此,挺进师也是结束了自1934年7月离开中央苏区后一直处在被敌人前堵后追的极其艰难困苦的境地。

  挺进师一进入松阳地界,便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情,永福寺内外群情激昂,大批民众簇拥着红军战士,嘘寒问暖,握手相庆,仿佛是回到了久别的中央苏区一样,与几个月来在边界辗转疲于奔命的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诚然,“三迎红军”的场面在今人看来,或许不那么宏大壮观,但是,其意义在于来自人民群众的热情,在全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出现热情迎接红军的一幕,难能可贵。

  “三迎红军”对于时处危急关头的挺进师来说,是雪中送炭;对当地坚持斗争的农军和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有了党的领导和革命的方向。可以说,没有红军挺进浙西南,没有浙西南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浙西南地区不可能掀起全国革命的局部高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