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闭幕

18.09.2017  18:53
    西子相迎,钱潮奔腾。9月16日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会旗缓缓降落,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田径场燃烧了13天的学生运动会主火炬渐渐熄灭,一场激荡着青春与梦想的青年体育运动盛会落下帷幕。
  13天里,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4个代表团的5000多名大学生、中学生运动员励志奋进,奔竞不息,上演了热血沸腾的青春故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产生333枚金牌,987枚奖牌,打破赛会纪录35项。浙江代表团获得了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均列第四名的历史最好成绩。浙江大学等40所高校获得“校长杯”荣誉称号。
   共同拼搏 快乐运动
  9月14日晚,位于杭州师范大学的田径赛场上传来阵阵欢呼。大学组十项全能比赛结束时,来自天南海北的运动员们搂在一起呐喊、拍照,一张张照片定格灿烂的笑脸,也记录下西子湖畔的这段美好记忆。
  青春的赛场上,大家谈论最多的不是金牌、名次,而是健康、阳光、合作和友谊。
  在中学游泳比赛中,上海队的李彭卓尔、浙江队的陈铭杰,在浙江财经大学的游泳馆里相逢。面对摘得4枚金牌、4次打破赛会纪录的李彭卓尔,陈铭杰送上了自己的祝福,相约下一个赛场再见。他们说,胜败不重要,重要的是共同拼搏的成长过程。
   来自浙江大学的“百米飞人”谢震业在大学乙组男子田径100米、200米项目摘得两枚金牌。这是他在全运会后首次回到家乡比赛。“体育给人向上向善的力量,教会我不轻易放弃。”谢震业说,相比夺金的兴奋,他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感受体育的魅力、拼搏的力量。
  赛场上的拼搏进取,传递着励志奋进、快乐运动的青春正能量。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利用学校作为中学组女子排球比赛赛场的机会,安排各年级同学观赛,上起了特殊的体育课。“看到他们一分一分去拼,我浑身都充满了力量。”“以怎样的勇气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是每一位同学的必修课,观看比赛恰恰给予我们一次热血沸腾的鼓舞。”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同学们的点评和留言同样精彩。
  看淡赛场得失,体会运动快乐。“通过举办全国学生运动会,我们希望吸引更多普通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享受运动的快乐、感受体育的魅力,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升体质水平,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说。
   全民参与 助力盛会
  在学生运动会上,年轻运动员的坚毅精神令人敬仰。同样令人尊敬的,还有为本届学生运动会默默付出、提供保障服务的工作人员们。
  潘学恒是一名电信工程师。他每天早上8时就和同事们领好物料,奔赴各个赛场。烈日当空,他们穿着厚厚的工作服,争分夺秒布线,一直忙到深夜才结束。
  还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为了道路的安全畅通,他们变成了“红绿灯”;为了及时照顾有需要的参赛人员,他们背着药箱,穿梭在宿舍、操场间;为了准备一道道地道的特色菜,他们把精湛的厨艺发挥到极致……还有食品快检员、宿管员、安保人员、场馆建设人员,他们都是最美工作人员。
  在学生运动会期间,志愿者的身影遍布赛场内外: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志愿者黄芹和陈铭玥,在赛场边用画笔速写一个个健美操比赛选手的英姿,这是美院人的特殊伴手礼;浙江财经大学的志愿者陈碧璐用画笔记录下志愿者的风采,希望用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学生运动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运动员、教练员订制“电子餐券手环”,只要扫手环上的二维码即可用餐,参会人员说,这个“黑科技”是最好的纪念品。
  赛场内外,掀起了一阵关心体育、参与体育的热潮。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部门到一座城市,无数个默默奉献的身影,构建起了最坚固的服务保障体系。作为东道主,杭州市还把文明城市建设和学生运动会结合起来,向全国展示G20杭州峰会后、亚运会前杭州的城市管理水平和精神风貌。
   体育梦想 扬帆起航
  眼下,22所承办赛事的学校,都已恢复了往日模样。在浙江工商大学,刚刚结束了羽毛球比拼的场地,马上要举办大一新生开学典礼。
  学生运动会后,承办赛事的学校体育场馆,将进一步向社会开放,让每一分投入都得到最大限度利用。浙江财经大学体育部主任黄建华表示,改造后的学校游泳馆,预计每年可满足10万人次以上的市民健身需求。
  一边是惜别的嘱托,一边是前行的号角;一边是心手相连的友谊,一边是含泪不舍的拥抱。学生运动会的火炬虽已熄灭,体育精神的火种却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全国学生运动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青年学生学习互鉴、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运动会期间,学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座谈会、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摄影展等一系列会议和活动同步举行,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运动会的内容和内涵。
  从专业竞技转向全民健身,强化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这是学生运动会带给浙江学校的思考。不少教练员、裁判员、带队体育老师说,未来体育教育不仅要重视健身,更将承担起全方位育人的功能。
  青春不散场,体育梦想正启航!相约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相约2020年,相约山东青岛!